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障碍 大选决定美制造业未来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与出口都在增加。但与奥巴马上任时相比,现在,美国制造业岗位仍相差6%
看到了盲目金融创新带来的恶果,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美国把视线再次放到了制造业上。美国繁荣的关键是“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奥巴马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说,“就在当下,是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最佳时机。但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国情咨文发表后的第二天,奥巴马参观了英特尔在凤凰城郊区建设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厂。这家工厂号称投资52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项目。工厂将在2013年投产,预计雇佣员工1,000名。这一工厂的建设为渴望制造业新鲜血液的美国注入了信心。
奥巴马在凤凰城机场的停机坪上做了一次制造业动员讲演。奥巴马承诺给把就业岗位带回美国的企业减免税的优惠,并预留了70亿美元给清洁能源制造企业,以及在经济低迷地区投资建设新厂的企业。制造业对美国经济真的那么重要?至少总统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60%的出口,90%的专利,70%的研发都涉及制造业。此外,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一家大型制造工厂的建设会带来一大串的连锁反应,当地的建筑、住房,服务等众多行业都受到带动。
很多专家同意奥巴马的看法,认为振兴美国制造业,目前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特别是在美国比较有竞争力的领域,如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和半导体制造业。《经济学人》杂志报道,2005年至2010年间,中国的工资增长了70%。再加上知识产权盗窃,以及技术转移的繁琐程序,让美国的一些公司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海外投资策略。
的确有公司考虑重新开始“美国制造”,但重振制造业需要人才,而美国目前的人才储备还不足够。另外,曾经是全球技术创新龙头的美国,已经不再高不可攀,其余的制造大国们正在努力追赶美国的脚步。
有人口 但缺人才
美国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保持了近一个世纪,最终让位给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不能否认,过去十年,由于亚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美国丢失了4百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但是,清醒的人应该发现,不能把美国制造业领先地位的丢失简单地归咎于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并不是高失业率的借口。2003年开始,德国出口总额超过美国,主要出口领域有机械、汽车、化工、金属等。在劳动力同样昂贵的德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并没有被中国抢走。德国和日本生产的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照样横扫全球。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的数量多于其他发达国家。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典等10个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高于美国,而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岗位下降的数量都低于美国。
有人把失业率的上升与生产率提高联系在一起。工厂变得更加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需要更少的员工,所以就应该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但事实也并非如此,2000年到2007年之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3.9%;上世纪90年代间,这个数字是4.1%,而那时每年制造业丢失的工作岗位仅有0.2%。
自1997年至2011年,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从来没有增加过。最近几个月,终于有了好消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2012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2011年12月的ISM指数为55.1。ISM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2012年3月,ISM指数56.1,这意味着,最近几个月以来,招人的公司比裁员的公司多。
从中国的大量进口证明美国制造业外移是不争的事实。1979年,美国制造业雇员数量达到历史峰值1,960万人,2011年,在失业率连续几个月下降之后,制造业雇员人数为1,180万人,30年间下降了40%。当然,这些数字并不能证明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了,因为高端劳动力成本很高,并不能以雇佣人数来简单界定,但至少可以证明,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外流到了其他国家。
2010年2月以来,美国的就业岗位增加了240万个,其中30万属于制造业。从就业结构来看,金融危机大大减少了金融就业岗位,政府裁剪预算也减少了公务员岗位,因此,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稳定与拉动的作用。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多家公司一致表示,生意越来越好,最新的ISM指数56.1,表示新订单普遍增加。
人们在关注失业率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却说,事实上,工作岗位已经摆在那里了,现在缺少的是适合这些岗位的技术工人。
某金属配件厂自2011年秋天就开始寻找装配组长和磨具工程师;一家工厂高薪诚聘高级焊工;还有一家汽车磨具公司已经花了7个月找技工。
马赫模具公司运营副总裁Corey Carolla说,我们的员工已经一个星期工作60至70小时了,他们非常疲劳。马赫模具公司共有40人,“我们需要更多的人,问题是如何找到他们。”
众所周知,美国在过去10年中失去了近4百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但这些损失掉的就业机会并不能弥补熟练技工短缺的情况,相反,工厂自动化改造和设备改进对操作工人的要求更高了。过去的下岗工人们或许非常熟悉老式机床的操作和维护,但往往不具备操作新设备的技能。
如果探究得更深,能联系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很多地方,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已经或接近退休,而后来出生的年轻人很多都不选择在工厂工作。有些地方,人们把在工厂工作当做一种耻辱,这样的偏见深入人心。因此,美国制造业被有些人视为“垂死的行业”。
精密金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tt Tyler说:“政治家们让失业率成为了一道红线,工人们站在线的一边,没有就业被称为他们失业的原因,而事实并非这样。”“就在最近,我的一个客户让我生产管道,我最大的担忧不是别的,而是我能不能找到6个技工来完成这项工作。过去我从没想过这会成为我的难题。”
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有人发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经济的走低再复苏让这个现象更加严重了。缺少熟练技工的“危机”在全国范围蔓延。
一份德勤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制造业现在有60万个就业岗位面临空置。相比之下,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的失业人口为128万。这份报告称,高失业率并不能让这些悬空岗位被迅速、简单地填补,特别是熟练工种。而劳工统计局的报告称,虽然机械技师不足,但就业机会应该会继续维持良好态势,因为很多年轻人采取了正确的择业态度,与其等待不如退而求其次或者尝试其他领域。
一位世界500强企业人员介绍,公司能够招聘到足够的研发人员,这些人大部分来自美国以外,专业是数学和基础科学,拥有不错的学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他讲到,那些上了年纪的工程师们最初都是从拆卸小电器开始喜爱和进入这个领域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是,他们没有这个经历。设计产品运转不灵时,年轻人更多的是一遍遍地核查设计图,而不是下到车间,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麻省理工教授Thomas Levenson在《Measure for Measure: A Musical History of Science》书中提到,基础科学与数学要“落地”并不容易。以乐器为例,熟练的乐师能给乐器调音,用数学也能够计算出每根弦的位置和张力,但如果用数学算式来调音,结果往往相差很远。
研发 不再独领风骚
先进的制造能力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科研和创新。大部分人都应该同意,制造业的未来依靠研发,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从制造业大国的轮换不难看出,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业大国与其上世纪的多项里程碑式的发明脱不开干系。现在,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已经不似从前那么风光,但大多数业内专家仍然相信,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必须与科研能力共同进退,保持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外包,美国的部分研发也在外包。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公司在外包研发的支出增长,是其他国家的三倍。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三个制造业行业:在通信设备、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汽车及汽车零件产业中,美国国内研发雇员比例低于全球比例。2008年,美国国内研发雇员的比例仅占全球水平的55%。与此同时,位于其他国家的约28万个中小企业不具备外包研发的条件,他们只能在本土研发与外国企业竞争。
不少大型公司都在中国、印度等地建设研发中心,雇佣当地人才。但这也引发了一种担忧:把研发部门放在外面会不会削弱美国的研发能力。另外,德国和中国这些制造业强国的研发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年内大范围普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策,每年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以20%的速度增长着。在这种压力下,美国想保持其全球第一的研发能力势必困难重重。因此,业内人士担心,美国公司把这么多的研发部门外包出去,是对高科技产业以及制造业研发能力的伤害。
Thomas Levenson的观点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把研发从生产中切割出来,可能暂时还不是很明显,但这总会产生问题。另外,很多大公司把研发外包在市场地区,这样的研发是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整体研发水平有一定负面影响。
有数据显示,在制造业,外包不必引起太大的担忧。首先,美国大约70%的企业层面的研发都来自于制造业,而制造业中,研发与销售额的比例比其他行业的比例要高得多。第二,研发预算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GDP的增长,尤其是在制造业。最近10年期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着小幅上升趋势。1999年,美国外包研发占比12.6%,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7%。另一方面,美国跨国公司在外国的销售额占比37%,而其外包研发的首要任务是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的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投入比例高于比美国公司对外包研发的投资。如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仍是全球最关注研发的国家。
在研发总支出上,美国仍比其他任何单一国家的投入多。如果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研发投资额已超越美国。2009年美国研发投入400亿美元,亚洲地区直逼美国,投入399亿美元。
另一方面,近期出台的几份重量级报告却告诉美国人,情况堪忧。虽然外包还不足以撼动美国世界第一的创新地位,但后面国家的快速追赶不能忽视。曾经在技术领域唯我独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韩国等亚洲制造业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屡攀新高,研发能力也与日俱增。这些新兴的制造大国储备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比美国还多。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工科专业博士增加了一倍多,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
亚洲在研发上的大量投资得到了收益。现在,国际性的学术期刊上,每年亚洲人发表的科学和工程的学术文章与美国人发表的数量相差无几。NSF的报告还指出,在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法国等国,政府资助的研发更倾向于与制造业有关的技术,例如工程和物理科学等。在美国,政府的研发投入更乐于支持与健康相关的科学研发。
不论金融业和地产业多么混乱和低迷,美国在高端技术和产品制造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现在在这个领域,美国的地位也不是万年永固了。美国在高端技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2.5万人。2001年的“轻微”经济下滑带来了第一次“重大和永久”的失业潮。十年过后,超过四分之一的高端技术领域就业机会消失了。在2010年,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810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美国已经失去了68万个高端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28%。
大选决定美国制造业未来
制造业回归美国除了要面对行业本身的问题,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政治问题:今年的美国大选哪个党派上台,将大大影响其制造业的未来。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的经济亟待寻求突破口。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和出口。美国经济要复兴,同样需要三者带动。
投资,自然需要钱。美国在金融危机中损失的那些钱还没有找回来,房地产业仍在低谷徘徊,企业和老百姓都没有钱,税收上不来,政府预算不够,不论怎么来看,美国都没有太多的钱投资,更不用说靠投资拉动经济了。危机过后,美国的内需虽然慢慢回暖,但要靠其来拉动经济,还为时尚早。而且,被信用卡吓倒的美国人,应该开始学着存钱了。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出口总额又攀升到1,074万亿,美国还是高端制造业的出口大国。两者相加,看似美国的出口前景不错。在某种程度上,出口取决于其他经济体的“健康情况”。欧元区能够自保就万幸了,所以不能妄想从欧洲获得出口增长。由于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集体重病,全球经济基本只能勉强维持稳定。现在的情况下,美国的出口应该只能原地踏步。
三驾马车似乎都不太给力,各大咨询公司都预测美国在最近几年将继续低迷。经济不好时,人们往往更关注经济,今年的美国大选,选民们尤其注意经济、失业率等敏感词汇。而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失业率降低的功臣,制造业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眼中的地位却是天壤之别的。
共和党对于制造业并不热心。共和党第一把交椅罗姆尼表示,不会重点支持某一个特定产业,放任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自生自灭其实才是正确的选择。2004年,当罗姆尼还是马萨诸塞州州长时,曾遇到一个提案,提案希望禁止美国公司在印度设立呼叫中心,罗姆尼否决了这项提案。用奥巴马的左膀右臂——美国副总统拜登的话说,罗姆尼在“错误地坚持”他对制造业的看法。“在罗姆尼领导下的马萨诸塞州制造业的就业减少的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这并不稀奇。”
无疑,民主党一直是制造业的支持者,奥巴马觉得当初花上百亿救助通用汽车是一项无比正确的举动。他称,对汽车产业的援助相当于政府花钱保住了上万个工作岗位,同时,通用汽车不负众望地东山再起,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制造商。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州,可能会更支持奥巴马,因为这些地区制造业发达,而且当地就业率高度依赖汽车工业。
回顾前几届总统任期内美国制造业的情况。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业机会增加。随后,“911”吸引了下一任总统布什的全部注意,反恐排在了经济的前面。所以,在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了17%,在第二任期内也减少了12%。解决了拉登,美国终于有精力搞经济了。奥巴马在国情咨文里无比激动地说,美国第一次不用担心恐怖分子的威胁。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与出口都在增加。但与奥巴马上任时相比,现在,美国制造业岗位仍相差6%。
共和党和民主党对制造业的态度截然不同,美国的制造业未来会怎样,今年的总统大选将见分晓。
[责任编辑:rodinld]
推荐阅读
- 2012.05.18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障碍 大选决定美...
- 2012.05.17台湾汽车电子厂商 青睐武汉重点布...
- 2012.05.16西班牙汽车零配件国产化水平不断降...
- 2012.05.15未来韩泰轮胎全球中心将移至中国...
- 2012.05.14汽车及零部件“出国热”与“遭冷遇...
- 2012.05.11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助推美国经济...
- 2012.05.10由“黄岩岛事件”看汽车及零部件产...
- 2012.05.04米其林汽车轮胎进军格鲁吉亚市场...
- 2012.05.03通用汽车欲购五十铃10%股权 合作商...
- 2012.05.02第一季度戴姆勒净利润14亿欧元 同...
信息交流
热点新闻
- 05-18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障碍 大选决定美制...
- 05-17台湾汽车电子厂商 青睐武汉重点布局...
- 05-16西班牙汽车零配件国产化水平不断降低...
- 05-15未来韩泰轮胎全球中心将移至中国...
- 05-14汽车及零部件“出国热”与“遭冷遇”...
- 05-11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助推美国经济...
- 05-10由“黄岩岛事件”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 05-04米其林汽车轮胎进军格鲁吉亚市场...
- 05-03通用汽车欲购五十铃10%股权 合作商用...
- 05-02第一季度戴姆勒净利润14亿欧元 同比...
更多
卡车专题
广汽日野8×4系列卡车隆重上市...
继2011年在广州车展首发亮相之后,经过对细节和品质精益求精的持续完善,广汽日野700系列8×4车型,在...
纳威司达 擎天柱王国
纳威司达不仅仅是长头车,它的校车、研发能力、发动机同样不容小觑。同时,纳威司达与中国早就结下不...
第一届东风柳汽“6A服务之星”DV...
2011年东风柳汽重磅推出“6A服务标准”,作为原有“阳光在线”服务品牌的内涵补充。致力于为用户提...
更多
人物专访
纳威司达陆昕:在中国 要做中国化的...
拥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的北美商用汽车和发动机巨头纳威司达在2012北京车展上展示了众多旗...
东风柳汽程道然:给客户最好服务 最...
"一定要给客户最好的服务,同时让用户的体验价值提升10%以上。"东风柳州总经理程道然...
师强:福田雷萨技术提高服务跟进 "泵...
2012年4月24日,福田雷萨奔驰底盘52米泵车在北京车展隆重上市。福田雷萨泵送事业部的领...
更多
论坛热贴
更多
行业研究
- 05-14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我国重卡出口带来...
- 05-1012年04月半挂牵引车销量及份额分析...
- 05-1012年04月重卡企业销量及份额分析...
- 05-1012年04月中卡企业销量及份额分析...
- 05-1012年04月轻卡企业销量及份额分析...
- 05-0912年04月重卡企业产量及份额分析...
- 05-0912年04月中卡企业产量及份额分析...
- 05-0912年04月轻卡企业产量及份额分析...
- 05-022012年一季度国内改装车市场分析及预测...
- 04-272012年一季度国内中卡市场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