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赛再回首,5年已桑田
中国卡车网 2008/09/22

  卡车大赛神奇发展的脚印,映射出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

  2008年9月20日,内蒙古赛马场上演了一场“铁马”大战,欧曼欧康杯全国卡车大赛的第二站比赛在这里如期举行,青城人民对这一赛事表现出的热情多少让组织者感到意外。

  “其实,这已经是卡车大赛第二次来呼市了。5年前的那一次可没法和今天的盛况相比。”全国卡车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刘小勇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他认为,卡车大赛神奇的发展速度,映射出的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奇迹变化。

  赛车:技术和品质的精灵

  故事要追溯到2003年。地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某广场。当时的卡车大赛第三站就在那里举行。

  当年第一届全国卡车大赛,在一片怀疑声中上马,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域内的第一个国家级汽车体育赛事,卡车大赛的诞生并不被人们看好。回忆起首届比赛,刘小勇这样说道,当时所用的赛车,虽然也是当时的主流车型,但毕竟是基于斯太尔平台的卡车,而且赛车是在赛前加班加点紧急赶造出来的,直接从生产线开到了赛场,未经任何改动,可以说是一场原汁原味的产品车赛事。

  2004年卡赛开始使用新的福田欧曼重卡赛车。其实,当时的福田重卡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生儿呢,第一代福田重卡叫欧曼雄狮,这也正是2004福田欧曼·欧康杯全国卡车大赛的比赛用车,和第一届一样,卡赛的比赛用车还是直接从生产线上开下来的,这款车是2002年底试生产,2003年才正式投产的,当年的销量也就1万多辆。

  接下来,卡车大赛所用的赛车开始了由易到难的改装尝试。先是从最简单的赛车专用三点式安全带和防滚杠开始,然后是方向盘改小,并配备赛车专用座椅,后来在欧洲卡赛改装专家和欧洲顶级汽车技术公司莲花公司的指导下,对中国赛事用车进行全面改装、调校,车轮变小、悬挂降低、发动机优化匹配等等一系列的深层手术,使欧曼赛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提升。“从中国特色到世界品质,这赛车真是越来越给劲了。”多年参加卡赛的老选手王先生发出了由衷的感叹。2006年9月,在欧曼ETX新一代重卡基础上改装的赛车远渡重洋,到世界著名的F1方程式霍根海姆赛道,与曼、奔驰卡车进行了对抗比赛,这是中国本土卡车第一次在世界赛车舞台上出现。

  赛手们也许不知道,他们感受到的变化,卡车司机们也逐渐感受到了。福田重卡从试生产到现在已过了5年,仅驾驶室就已经经过了三次大的升级,从最开始购买奔驰驾驶室,到后来自己研发的H2,再到现在的ETX驾驶室,细节方面的改动更是不计其数,福田重卡无论从动力性、操控性,还是节能减排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2008年,福田重卡预计实现销售65000辆,挺进中国重卡第一军团,今年更是一度出现脱销,前八个月的销量已近5万多辆。与销量同步的是品牌价值的飙升。日前,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一汽、上汽与福田汽车分别稳居汽车行业前“三甲”,福田汽车以221.57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比2007年上升4位,其增幅达26.4%。

  赛车的变脸,产品的旺销,反映出的是同一个事实: 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已经在5年之间实现了快速提升,世界制造中心的称谓名副其实。而以福田欧曼为代表的中国重卡产品正在全球市场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赛手:文化和情趣的孵化

  谈到5年前的首届卡车大赛,有人误以为是卡丁车大赛,这在当时一度成为一个笑话。知道的人少,参赛的人更少,每站比赛勉强凑够最基本的人数,而且这些赛手基本都是专业的车手或者玩车的票友。一年4站下来,几乎每站比赛都是那些老面孔,真正的卡车司机很少参加,赛手成为组织者最头疼的问题。

  但是,到了2005年,已经开始有普通的卡车司机参赛了,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接下来的06、07年,有越来越多的卡车司机加入到了卡车大赛,甚至在青岛站、大连站出现了人员超标要限制名额的情况。卡赛组委会在庆幸之余,发现了另一个更惊人的变化,那就是卡车司机渐渐成为参赛选手的主流,到了今年的呼和浩特站,司机赛手已超过三分之二。

  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市场,卡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000万辆,卡车司机数量更是远高于这个数字,每站有几十个司机参赛再平常不过。但事实并不这样简单,在中国经济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卡车司机大都在为温饱和小康而四处奔波。2007年发布的《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显示,一个卡车司机一月有二十多天生活在车上,有的甚至连续40多天吃住都在车上,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更不要说参加什么卡车大赛了。

  但是现在,当年的许多卡车司机已经当起了小老板,开运输公司雇别人开车,自己只管经营,这样闲暇时间就多了,参加卡赛也就成了他们特殊的娱乐方式。河南赛手侯红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卡车大赛,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那时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拥有一个小运输公司的他,一年下来跟随卡赛到处征战,乐此不疲。即使是普通司机,也不像以前那样疲于奔命,经济状况的好转让他们也有了“过一把赛车瘾”的心情和条件。

  卡赛,孵化了潜伏在这些可爱的卡车司机身上的情趣,燃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需求,而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赛事:社会进步的缩影

  5年前的内蒙古,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在全国所有省市当中排倒数几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当卡车大赛第二次来到呼和浩特的时候,那一片广袤的草原已今非昔比。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地畜牧业、矿藏的开发,内蒙古成为投资的新热土,卡车市场需求成倍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开始快速提高。数据显示,2003年内蒙古的人均收入只有2284元,2007年则达到3953元,提高近两倍。相比5年前比赛时赛场上稀稀疏疏的观众,今年比赛万人空巷,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内蒙变了,内蒙人也变了。

  变化的当然还有赛事本身。2005年,中国卡车大赛考察团赴欧,观摩欧洲卡车大赛法国勒芒站比赛和著名的德国霍根海姆赛车场;2006年,欧洲卡车大赛冠军车手驾临中国,中国卡车大赛也选拔“赴欧梦之队”;2007年,中国卡车大赛和英国卡车大赛组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欧洲职业车队将大规模派出选手参加中国卡车大赛的总决赛。中国本土汽车赛事在与国际一级汽车赛事接轨的路上越走越远。而在比赛形式上,也从原始的单车发车到双车同时发车,从直线竞速、蛇形绕桩等简单项目到综合竞技赛道,从个人赛到队赛,从单一赛事到宝贝评选、训练营、赛车巡游、特技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竞技性同步提升,社会关注度呈直线上升。2007年,全年超过2000分钟的电视传播量、超过100万字平面媒体传播量和150万字的网络媒体传播量,让卡赛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汽车赛事,曾经让人头疼的赛手问题,再也不存在了。

  卡车大赛比F1赛事更早进入中国,这一偶然的背后,其实有其必然的社会经济原因。F1是一个洋品牌直接照搬国外运行模式,大量的资金投入、参赛选手绝对的专业要求让一般的老百姓望而生畏。而卡车大赛从开始就致力于打造一份平民赛事,一份娱乐化的赛事,一份属于卡车司机自己的赛事。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6694亿元,2007年猛增到246619亿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相应地,人民的收入和各种福利待遇也发生了同样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必然开始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卡赛正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人们献上了一份恰当的精神套餐。卡赛成功的内因,正是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改善。

责任编辑:Borkey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网络媒体支持
协办单位
本专题由中国卡车网制作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