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综合新闻 行业研究  企业研究  数据参考  注册经销  精品卡车 二手卡车  用户之声  配套产业  环卫车辆  建筑车辆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专汽研究  专汽链接  政策法规  公路物流  超限运输 卡车制造  配套企业  物流场站  卡车论坛  会展报道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消防车辆...信息速递...
 
国产消防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发展对策

张连民

  
  
国家相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消防车保有量约为2.3万辆,近年新增和更新消防车近3000辆。但我国的消防车车型结构不尽合理,特种车比例过低,水罐消防车约占总量的70%,而特种车(除水罐、干粉、泡沫以外的车辆)仅占10%,且车型较老。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消防车市场,从总体上看正处于一个高增长的阶段。在未来的5年之内,这种增长的势头一直不会减弱。每年平均增长量会维持在2000台左右。一方面我国的消防车亟待更新,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国内消防车生产厂家却在产量小、效益少的低谷中徘徊不前。

  消防车在我国被划分为特种车的一种。而特种车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它将机械、电子、液压、化工、环保等各领域的相关先进技术模块化地集成在一辆特种车底盘上,从而去实现它的特定功能。从我国特种车的全局来看,在生产规模上,多数生产企业仍处于“小而全”的模式,还没有出现大的垄断集团,竞争相对比较缓和,还属于起步阶段。在中国,特种车企业年改装量不足100辆的超过半数,只有不到10%的企业年改装量超过1000辆。中国的特种车仅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5.3%,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8O.4%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现有的2O多家消防车生产行业虽然只是特种车生产业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也充分体现了国产特种车生产的诸多特点。

  1我国消防车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

  1.1经营理念保守,缺乏产业特色

  我国消防车生产始终走的是通用底盘加消防上装的路子,由于汽车改装厂只生产上装,而底盘生产厂家又不会因为数不多的消防车需求而改变现有底盘的生产流水线。导致消防部队的消防车底盘总是固定的几种,出现“小马拉大车”等不匹配诸多现象。归其原因主要是消防车生产厂家思想上不愿冒险,满足于能生产目前市场上的“大路货”,不敢求新求异。这种状况在我国消防车严重不足的前提下还可以延续,但从社会发展来看,这种没有特色的产品肯定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1.2发展动力不足,专业人才奇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行业要发展,必须靠高、精、尖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国产消防车生产厂家应具备三种专业人才,第一种是研发人才,即能根据消防实战需要进行特种消防车的设计研究人才;第二种是生产管理人才,即能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组织工人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的人才;第三种是销售人才,即能结合我国消防实际,及时了解消防部门需求,将产品顺利推向市场的专业人才。目前,国产消防车生产厂家比较急需的是第一种人才,由于国产消防车生产历史较短,行业规模较小,还未形成真正的人才团队,特别是那种既懂消防专业业务,又具备专业研究能力的研发人才在国内消防界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导致企业发展源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1.3企业各自为战,缺少宏观调控


  我国消防车生产企业许多还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为了企业的利益,互相之间为了保守技术秘密和保住销售渠道而不相往来,缺乏彼此沟通。影响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因素很多,如企业研发基础,资金投入力度等,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个系统之间的协作性较差。底盘厂和消防车生产厂需要在底盘构造上进行密切的配合,消防车开发人员需要对消防战斗作业方式非常熟悉,各种液压件、密封件和特殊材料的供应商也需要对}削车有深入的了解。但由于各企业各守一摊,大家总是在低水平上恶性循环,无法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开发出具有我国消防特点的产品系列。

  1.4产品质量较低,亟待强制认证

  由于在生产中缺乏技术创新、生产管理水平较低、生产工艺落后等原因,导致部分消防车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成本高、质量低,无法满足消防实战需要。但为了企业的生存强行将产品推向市场。为了防止此类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消防车产品进入市场。我国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行消防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市场准入制度。但部分生产企业还未掌握实施规则及认证程序的基本要求,对实施消防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市场准入制度持观望、怀疑态度。有的企业还采取进口产品零件或与消防部队联合等方式在不具备相应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随意改装消防车辆,使消防车产品安全长期存在隐患。

  1.5信息渠道不畅 技术发展受限

  近年来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消防车使用单位原有的车型组合形式即:水罐车——专勤车(如照明车、抢险救援车等)——举高车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正在解体,国外消防车生产商不断推陈出新,新型专用消防车在性能、外观、舒适度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国产消防车生产企业却在技术方面依然故我,举步维艰,普通水罐车产品仍是一枝独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行业需求、相关技术、市场行情方面的信息闭塞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无情抛弃。

  2产业调整发展对策

  2.1大胆创新,既“特”又“专”

  首先要解放思想,在产品生产中敢于应用新技术,使用新工艺,在研制开发初期,可以适当参考进口消防车的先进技术,逐步形成本企业的产品特色;其次要立足我国实际,创民族品牌,我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消火栓、固定灭火设施严重不足,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善。这就要求消防车生产厂家在研制车型时,既要广泛采用新技术,又要照顾到我国消防设施实情。在车型选定后,还要考虑到功率匹配、接口形式、战术组合、行驶性能等问题。第三要研制适应不同地域特点的新型专用车,针对我国东北冬季气温偏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南方天然水源丰富等具体情况,研制出相应的消防车辆,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专的有中国特色的消防车系列。

  2.2制定特殊政策,吸纳“特殊”人才针对三种人才匮乏的现状,消防车生产厂家可试行四步走战略: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留住现有从事产品设计的人员。他们原来可能是学汽车设计、机械设计、电信技术专业的,有的也许对消防车缺乏了解,但毕竟已开始进入消防车设计领域,现在所需要的是让他们逐步积累经验,早日成为真正的消防车专家;二是聘请消防部队、院校中从事消防专业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技术人员。

  2.3密切行业协作。形成集团优势中国的家电产业曾经历过风风雨雨,几度起伏,既有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的协调合作。最终不仅形成了以长虹、海尔、海信为首的一批国内知名品牌,而且以集团的整体优势走向了世界。从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互通有无,逐步走强强联合、合作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原本基础薄弱的中国消防车制造业形成集团优势,才能具备与国外同行竞争的实力。发展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相信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国产消防车行业会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2.4加强质量监督。完善保障体制曾经听到一位资深的消防专业人士谈中国消防产品的质量问题,他以困扰我国举高消防车制造业的一个技术难题——液压技术为例,来说明我国制造技术的差距。他说:中国的液压技术不过关的实质是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不过关。技术是一样的,但工人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缺少了一道或几道工序,生产出的产品就有了差距。消防车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制造技术本身,制造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也必不可少。消防车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消防车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及相关标准组织生产。生产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对消防车辆附件进行局部改装,但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不能随意改变消防车辆的技术参数、基本结构,影响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可喜的是截止到2005年1月,已有15家国内外消防车生产企业提出强制性认证申请。评价机构初步调研认为,申请企业基本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所要求的工厂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其产量及品种基本满足国内现阶段消防装备需求,认证和检验机构的人力和检验能力可以满足开展消防车产品强制性认证的需要。

  2.5“产”“用”互通。紧跟时代脉搏为了及时掌握消防车生产、销售的最新信息,消防车生产行业要四处“取经”。一是去消防部队,生产技术人员要主动到产品使用单位了解消防车的使用情况,什么样的车受欢迎?哪一项技术指标不合理?使图2德国流动灭火支持车图3美国消防抢险救援车用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厂家需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去国家装备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掌握全国消防车使用的综合情况,可以全面了解市场行情,本企业消防车的优缺点;三是去国内、外消防设备展览会,展览会上会有不同国家、地区、厂家的各种产品,既能了解消防车发展的最新动态,又能发现一些消防产品应用新技术,为今后车辆的改进明确方向;四是去科研院所,积极征求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意见,请专家支招,掌握科研动态,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消防车制造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行业,随着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越来越高,消防车必将在抢险救灾行动中担负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消防车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值得高兴的是,关注和研究消防车的人士越来越多,国内消防车的生产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精的历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祝愿国产消防车行业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早日走出国门,走向世。

  2.3密切行业协作。形成集团优势中国的家电产业曾经历过风风雨雨,几度起伏,既有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的协调合作。最终不仅形成了以长虹、海尔、海信为首的一批国内知名品牌,而且以集团的整体优势走向了世界。从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互通有无,逐步走强强联合、合作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原本基础薄弱的中国消防车制造业形成集团优势,才能具备与国外同行竞争的实力。发展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相信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国产消防车行业会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2.4加强质量监督。完善保障体制曾经听到一位资深的消防专业人士谈中国消防产品的质量问题,他以困扰我国举高消防车制造业的一个技术难题——液压技术为例,来说明我国制造技术的差距。他说:中国的液压技术不过关的实质是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不过关。技术是一样的,但工人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缺少了一道或几道工序,生产出的产品就有了差距。消防车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制造技术本身,制造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也必不可少。消防车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消防车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及相关标准组织生产。生产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对消防车辆附件进行局部改装,但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不能随意改变消防车辆的技术参数、基本结构,影响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可喜的是截止到2005年1月,已有15家国内外消防车生产企业提出强制性认证申请。评价机构初步调研认为,申请企业基本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所要求的工厂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其产量及品种基本满足国内现阶段消防装备需求,认证和检验机构的人力和检验能力可以满足开展消防车产品强制性认证的需要。

  2.5“产”“用”互通。紧跟时代脉搏为了及时掌握消防车生产、销售的最新信息,消防车生产行业要四处“取经”。一是去消防部队,生产技术人员要主动到产品使用单位了解消防车的使用情况,什么样的车受欢迎?哪一项技术指标不合理?使图2德国流动灭火支持车图3美国消防抢险救援车用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厂家需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去国家装备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掌握全国消防车使用的综合情况,可以全面了解市场行情,本企业消防车的优缺点;三是去国内、外消防设备展览会,展览会上会有不同国家、地区、厂家的各种产品,既能了解消防车发展的最新动态,又能发现一些消防产品应用新技术,为今后车辆的改进明确方向;四是去科研院所,积极征求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意见,请专家支招,掌握科研动态,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消防车制造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行业,随着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越来越高,消防车必将在抢险救灾行动中担负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消防车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值得高兴的是,关注和研究消防车的人士越来越多,国内消防车的生产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精的历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祝愿国产消防车行业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早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