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综合新闻 行业研究  企业研究  数据参考  注册经销  精品卡车 二手卡车  用户之声  配套产业  环卫车辆  建筑车辆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专汽研究  专汽链接  政策法规  公路物流  超限运输 卡车制造  配套企业  物流场站  卡车论坛  会展报道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建筑车辆...信息速递...
 

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需发挥行业整体优势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朱冉

  
  “预计2006年全年机械工程行业出口45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有望成为机械工程行业贸易顺差第一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副会长张效林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6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同比出现大幅增长,截至9月,出口35.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2%,“今后几年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企业“走出去”愿望强烈

  “像纺织品、家用电器等企业一样,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也是必然的,这对国家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机械工业走出去还能对国家的整个产业链、物流链都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启金对记者表示。

  目前,中国的工程机械产量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三位,而且在出口方面发展比较迅速。近两年来,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规模每年都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工程机械出口数量也数以亿计。

  今年前7个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总金额增长了72.20%,出口增速高于行业销售收入增速37.88%。而且在过去的5年里,全球市场销售规模扩张了16.72%,而中国市场销售规模扩张了236.96%,远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而且,随着出口的增长,出口正逐渐成为带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张效林告诉记者,工程机械企业以往参加国际上一些专业展览主要是参观考察,很少能有“动作”,但2004年,国内工程机械带大型展品集体海外亮相,参展国际机械工程三大博览会之一的德国慕尼黑“bauma2004”,当时,包括徐工、柳工(14.44,-0.36,-2.43%)、厦工等42家企业都参加了展览,展出了代表当时国内最高水准的60余台机械工程产品后,在慕尼黑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之后国内的企业连续多次接待来自国外的采购商。

  “现在企业的出口愿望是越来越大。”张效林透露,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都积极的报名参加明年慕尼黑展览,但由于展厅面积的限制,目前国内就有几十家企业还在排队等待“入场券”。张效林说,企业出国参加展览可以看出企业的出口愿望还会持续“升温”,行业组织将顺应企业的要求,加大推动企业出口。

  企业“走出去”恰逢其时

  “今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主要是由于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所致。”中国机电商会工程与农业机械分会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增加是由于政府对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采取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还有随着一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级工程机械展,进而让国际市场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产品。

  “这并不是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降低,近几年来,如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等排名世界居前的工程机械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投资办厂,生产产品,间接减少了进口额。” 对于工程机械进口的减少,张效林表示,2004年、2005年两年受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影响,使国内机械工程市场的增长有所减缓。很多企业都把目光投向国外市场,陆续走出国门,所以这几年的企业出口发展非常的迅速。

  吴启金在分析这种贸易趋势时也指出,“发电设备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国家的投资驱动性增长减缓。特别是跨国公司,该进入中国的设备早已进入,那么设备的输入量肯定减少。同时我们的设备开始走出去了。”

  三大问题困扰企业“走出去”

  虽然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开始走向海外,但“走出去”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的困扰。

  第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起步不久,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克隆”产品比较多,很容易遭到侵权指控或无端生非,出口受到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张效林强调,“不要简单的抄袭别人的东西,要有所创新,做到合理的规避,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要注意及时地申报、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下去我们会慢慢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吴启金表示,在引进、消化、吸收、仿造的基础上创新,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很重要的途径。“但我们现在申报专利的程度不高,主要是我们国家的外语人才比较短缺。”

  目前,低廉的价格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竞争优势,但同时又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进口国对我国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开发研制高端产品,并维持出口产品的一定价格空间,是企业避免被进口国认定为低价倾销的主要方法。”有关专家指出。

  第二,国内企业还必须熟悉国外的相关法律和标准,防止国外的“技术壁垒”。据了解,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许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法规,甚至用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口国标准,技术壁垒通常以各种认证、技术法规、协议和标准的形式存在,产品要想进入欧美等成熟市场,对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来说,在产品的环保、安全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是一大挑战。

  除了相关的认证外,我国产品同欧美和日本等国的产品相比,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大修期寿命远小于国际水平。质量上的差异使得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进入高端、成熟市场时受到层层阻碍,同时在价格上也很难有漂亮的表现。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一致建议,企业惟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攻克技术壁垒的认证关。

  第三,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外压价竞争的“内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企业已经形成了行业内部的协调机制,出口市场限制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竞争。而这个方面中国目前做得还很差。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并且本币升值出口企业的汇兑损失加大,影响了出口品的盈利能力。”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也是机械工程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走出去”需发挥 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优势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国际化。”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国未来的金融环境和市场政策将导致更多的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论是直接到中国投资建厂生产或是产品通过进出口贸易进入中国市场,国际工程机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会越来越抢眼。

  中国工程机械单个企业综合实力处于弱势地位,竞争尤其是出口就会越发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实力整合,发挥综合优势,扩大出口份额是当前工程机械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和有发展实力的工程机械集团进行深层次合作,打通产业链,用整条产业链跟国际知名的工程机械强势企业竞争,才能使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有关专家表示,2006年、2007年对于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来说非常有利,因为在“十五”期间各企业在海外代理网络的建立已打了很好的基础,已由“九五”以前的“游击战”改为“阵地战”,扩大和加强了在当地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只要我们产品的质量有保证,我们产品的性价比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当前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对我们也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