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行业 >

黄刚:智能重卡的时代已经来临

2023年3月31日-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举办。

在4月2日下午举办的商用车论坛中,一众圈内大咖畅所欲言,他们就商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发表了观点。

其中,嬴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黄刚在现场发表了演讲。

演讲实录全文如下: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还坚持到最后,我是嬴彻科技执行副总裁黄刚,我想今天分享的还是智能化,也就是卡车自动驾驶。

刚才很多嘉宾做了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分享,我也想结合嬴彻科技的实践和本人的经历,分享一下我们对重卡自动驾驶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嬴彻科技在干线物流场景下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从重卡的市场规模说其,去年中国的重卡市场有了一个大幅度的下降,只有67万台,同比下降50%,大家都以为这个下降是由于排放法规的实施以及疫情的影响,但是中国的重卡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市场环境,那就是由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到一个新阶段带来的影响,我们相信今后未来五年中国的重卡市场可能会维持在一百万台左右的规模,这是因为卡车需求将会由过去新增的需求变成以保有型升级更新为主体。所以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重卡的企业包括产业链的伙伴如何能发展,所以高质量的发展变成大家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规模下能做到精益运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更需要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加以创新。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行业非常明显的趋势,已经带来乘用车行业的格局变化,相信今后也会对重卡带来重大的影响。

刚才电动化、智能化是从宏观的趋势上来看,但是拿到微观的市场环境下,也就是站在重卡服务的物流行业角度来看,物流的市场它们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当前物流市场面临几大痛点:

1、成本,物流客户高度关注运营成本,也就是说拥有成本TCO,以典型的干线物流、快递快运场景来说的话,30%的成本是来自于油耗,30%是路桥费,20%是人工成本,10%是折旧,还有10%是其他的,也就是“33211”。通过短期的当前管理手段已很难降低下来。

2、安全。公路运输的安全事故率非常高,特别是重卡安全性风险更高,司机的疲劳驾驶和不当的驾驶行为,以及重卡特别是牵引车18米长,有很多驾驶上的挑战,包括盲区。这些通过传统的技术和人的管理也很难得以解决。

3、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当前存在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年轻一代已经不愿意开车了,司机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德邦物流过去七年时间里面车队的司机的平均年龄增长4岁,平均司机的水平超过40岁,而且新招募的司机年龄不断放宽,从原来42岁放到43、44岁。我们也看到一些个体用户自己买车从事运输的群体,他们的年龄到了46-48岁,也就是75后的司机仍然还在从事重卡的行业。所以未来5-10年司机短缺将会成为更加迫切的一个挑战。

4、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也是非常重要的挑战。

所有刚才讲的这些痛点已通过传统的技术和管理很难以解决。我们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回顾过去20年,重卡的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技术演进,从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的卡车行业从中卡升级到重卡出现了重型化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阶段的超载甚至严重超载,所有的车辆技术都朝着能拉更多、车不开裂、不断裂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国政府采取非常有效的治理超载的措施之后,又出现了轻量化的技术发展阶段。现在特别是干线物流,围绕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之后,追求效率化、持续大马力化,近两年出现AMT化趋势,这些每个阶段呈现的技术趋势都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运而生,而且满足了当时运输需求的要求。

但是今天我们来看刚才讲的几大痛点,通过传统的技术已经很难完全解决,所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作为一个行业性的新的趋势,其实对重卡行业也是热烈欢迎的。比如说在司机的招募上,在安全性提高方面、成本降低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带来非常大的优势,电动化也可以通过能源转型带来能耗成本的降低,包括节能减排的效果。我下面重点想聚焦在智能化的方面。

重卡的智能化是因重卡的应用场景而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因为重卡的场景很多,自动驾驶从L0到L5一共有六级,不是所有的技术,特别不是无人L4、L5的技术能够在所有的场景下第一步就可以实施的。比如在封闭的场景下,像刚才讲到希迪在矿区、港口,L4的技术可以一步到位落地。但是在干线物流开放的场景下,很难从第一步就是无人驾驶开始,当然也有公司选择这一条技术路线,比如waymo。但是我们认为它不是主流,而且商业化也非常艰难,这就是为什么刚才智加的容总说在资本市场出现了自动驾驶的寒冬,因为所有的上市公司面向L4没办法商业化。但是在中国,我们探索出一个基于干线物流由有人监管的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而且这条技术路线被证明是可行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条技术路线,包括嬴彻科技在内。我们是基于L3和L4级的技术架构,把这样的技术应用到干线物流场景,还是有人在监管,既满足技术法规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无人驾驶本身的技术不成熟以及对安全性的考量,最终我们能够实现商业化。我们认为在干线物流场景下,全球范围内最早实现无人化的话,恐怕要在2025年之后。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进一步聚焦在干线场景,分享一下对自动驾驶的认识以及嬴彻科技在这个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2022年是干线物流智能重卡量产的元年,因为在2022年之前,很多从事自动驾驶的公司还是在做后装,也是做小规模的开发产品验证阶段,但是在2022年开始以嬴彻科技为代表,还有我们的友商,有多家公司宣布了以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站量产落地到干线物流场景的智能重卡。而且以嬴彻为例,我们和两家国内的主机厂东风商用车和中国重汽,历时几年时间联合开发、正向开发自动驾驶的卡车,我们成功实现量产4个车型。我们已累计生产下线接近700台的重卡,而且所有的车量都已经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面证明是安全、稳定、可靠的。我们认为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嬴彻去年和产业伙伴包括主机厂还有支持我们的产业伙伴,包括global的Tier1,本地的科技公司、芯片公司、智能传感器的公司一起合作,实现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包括坚持安全第一,前装正向开发,也包括运用车规级智能硬件等等8项原则。开发自动驾驶的核心系统,包括自动驾驶系统本身,以及车端的电子架构、线控底盘、人机交互系统等等。也包括量产开发的完整的验证流程以及评价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指标体系,这样就要一个完整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经过去年量产和投放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尽管在投放运行之后发现有很多需要不断改进和迭代的地方,我们认为那是量产的2.0以及未来的3.0。所以至少在中国我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实现干线物流的自动驾驶、智能卡车的量产,而且形成中国的方法论。

这些产品投放市场之后,我们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我也想在这儿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了使初期量产下线的产品能够实现规模化的商业运营,嬴彻科技有个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立了一个围绕干线物流的运力服务网络,我们服务于国内头部的20几家,包括京东、顺丰头部的货运平台,外包给外面车队运营的线路承接下来。我们和下游车队的合作伙伴组建一个运力平台,采用嬴彻和主机厂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提供运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初期的商业化能够启动起来。而且去年已经围绕几个干线、几个物流通道,从华东到华中、华南几条道路已经运行起来,有上百条线路,并且能够稳定运营。

在接近一年半的时间里边,我们证明了什么?在快递快运的大客户的商业运营,和合作运营的过程当中,用3600万公里的里程证明了我们智能重卡是能够带来价值的。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安全的。3600万公里,我们是零事故,中国干线物流事故率,我讲的是车队,不讲个体用户的司机。国内平均车队的安全水平,怎么定义事故?有五万块钱以上损失的事故,普通车队的事故率是一百万公里可以发生一次事故,最好的水平德邦物流是一千万公里会发生一次事故。但是去年到现在投放的所有的车辆累计运营里程,到今天为止超过3600万公里是零事故。

2、我们能够帮助物流车队省人。在1000公里运距范围内,把原来两个司机运营变成一个司机。关注安全的车队过去在四五百公里以上都是两个司机,智能的卡车通过运营,司机能够做到安全、健康、可持续,而且满足法规的要求,每4个小时都会休息,后台监控的数据可以看到这些司机能够有非常好的状态,疲劳程度不高于两个司机手动驾驶的水平。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从上高速到下高速,全程90%以上的运营都是系统支持,所以司机能够保持比较好的精神状态。

3、省油。这些车队都有严格的管理水平,能够做到比车队考核基准省油2-5%以上的水平,就是比熟练的司机水平还要低2-5%。

我还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不断进化,并不是说投放市场初期所有的产品各项性能都是完美的,由于有真实的运营场景,我们遇到的各种实战场景下的挑战,包括时效挑战、天气挑战、交通物流影响,以及货主平台提供的运力要求,比如重量的变化,以及采用大方量的挂车,这样一些真实的场景,会带来很多挑战。因为我们建立数据闭环,可以快速迭代,使产品每一天都不断进步。

除了在干线物流场景下,在零担快递快运场景下,现在也在开始向其他的客户推广应用。比如在零担和整车客户方面收到了最新的反馈,原来只设想在一千公里范围双驾变单驾。我们发现客户了解我们的能力之后他们可以自创场景,比如两千公里的线路,有的车队可以分段接力,也可以实现单驾。还有三个人轮流驾驶的运距范围内可以变成两个人运行。所以,越来越多的客户可以找到让智能卡车落地的场景。而且我们非常欣喜的发现,很多卡车的个体用户,一开始并不了解智能驾驶的技术,但是当他们试乘、体验我们产品之后感到非常的兴奋和欣喜。所以,做一个小结,我们认为智能重卡的时代已经来临,不仅在中国已经拥有了早期的用户,而且这些用户群在不断扩大、场景在不断的扩大。除了早期客户口碑传播之外,还有多重因素正在加速智能重卡基于新技术扩散的过程,包括场景技术本身的进步,就像刚才讲到的产品迭代;还有容总讲到的ChatGPT-4这样新的技术,可以让产品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第二,成本持续降低,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链成熟,自动驾驶的成本越来越低,包括车端线控底盘成本也越来越低。还有这几年自动变速箱的普及化对自动驾驶绝对利好,自动驾驶必须要搭载在自动变速箱上,变速箱变成标配就可以缩小和传统车之间的差异。第三,智能化在乘用车领域的加速发展对商用车的普及应用也是辐射作用。

所以,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包括产业伙伴,包括友商一起共同努力,在中国市场上加速智能重卡商业化的构成,我们共同引领中国在全球智能化方面的市场趋势。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作者:涟漪
文章关键词: 赢彻科技 黄刚 电动百人会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