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其他配件 >

中国轮胎橡胶业2013年大事盘点

  回首2013年,轮胎和橡胶行业苦乐不均,呈冰火两重天:轮胎企业盈利状况普遍良好,多家企业的利润创下新高;而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橡胶行业叫苦声一片。

  过去的一年,中国轮胎橡胶行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哪些事件对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年末岁初,轮胎世界网进行了盘点。

  1.轮胎纳入汽车“三包”范围

  2013年1月,《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征求意见稿,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单位完成。包括轮胎在内的16类易损耗汽车零部件纳入“三包”范围。

  除轮胎外,易损耗零部件还包括灯泡、蓄电池、雨刮片、火花塞、空气滤清器等。意见稿提出,汽车易损耗零部件在质量保证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免费更换易损耗零部件。

  意见稿明确提到,“汽车三包”是指汽车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在质量保证期内,因质量问题对汽车修理、更换、退货的行为。质量保证期包括保修期、“三包”有效期和易损耗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期。

  据分析,轮胎纳入“三包”后,能更快地净化该行业无序竞争的环境,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绿色轮胎”成产业追逐热点

  近两年,国内外轮胎企业都十分关注“绿色轮胎”的发展,轮胎产品崇尚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绿色轮胎”已成为轮胎工业的主流。2013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2013年5月,在山东广饶召开的首届国际轮胎行业高层圆桌会议上,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泰国和中国等国家的轮胎行业组织、商 会、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共同签署了《广饶共识》,倡议全球轮胎产业在资源、能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注重“绿色轮胎”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实现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技术的新突破,促进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

  “绿色轮胎”是指应用新材质和设计的子午线轮胎,轮胎滚动阻力得到减少,从而降低油耗和废气排放。其推动始于欧盟,主要法规包括REACH 法规和轮胎标签法,其中轮胎标签制度的核心就是推广“绿色轮胎”,这也是世界轮胎工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3.轮胎 RFID电子标签诞生

  2013年6月,锦湖轮胎公司成为世界首家将RFID电子标签加入轮胎产品的公司。锦湖此次引进标签技术,预计每年可在物流、生产、品质部门等环节节约104亿韩元(约合590万英镑)的支出。

  RFID标签是一个体积小而薄的贴片式标签,粘贴在轮胎定型工艺中的橡胶密封层,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经过高温、高压的生产工艺后,仍然能传达有关质量信息的特殊标签,相当于给轮胎安装了一个“电子身份证”。

  RFID标签可以对轮胎生产过程的品质管理、产品工艺追踪、流通途径及出入库信息等全部程序进行高效率、系统化的管理,防止通过非法流通途径进行销售或残次品的流通。

  据预测,轮胎 RFID电子标签未来有可能成为轮胎业的发展趋势。

  4.天然橡胶实现现货交易

  2013年7月8日,渤海商品交易所-橡胶谷天然橡胶现货交易中心在山东青岛揭牌。同年11月27日,3号烟片胶也在渤商所(橡胶谷)正式挂牌交易。

  至此,天然橡胶两个主流品种全部实现现货交易,填补了行业空白。

  该交易中心是由橡胶谷携手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打造。通过全面整合行业资源,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创新的橡胶行业交易流通模式,使 橡胶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在交易中心对接,并为用户提供开户、现货交易、结算、仓储、交收和融资等平台和一站式服务,通过改变原有的交易模式,可推动橡胶行业 健康持续发展。

  5.东洋轮胎指控中国企业抄袭

  2013年8月,东洋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在美国进行贸易投诉,指控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二十几家轮胎公司抄袭其胎面和胎侧设计。

  在这份诉状中,东洋轮胎声称,中国和泰国生产的轮胎,抄袭了其用于东洋和日东轮胎品牌的专有设计。东洋轮胎要求美国贸易代理商拒绝进口侵犯了其专利权的产品。

  被投诉的22家制造商、进口商和销售商,包括中国双星东风轮胎公司、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公司、山东玲珑轮胎公司、山东永泰化工集团、华南轮胎橡胶公司以及潍坊顺福昌橡塑有限公司。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已在2013年9月初与商务部、五矿等部门一起,召集上述中国企业开会,积极应对事件发展。

 6. 轮胎业酝酿第一个准入标准

  2013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开展了《轮胎行业准入条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其细则敲定之后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正式颁布时间尚未确定。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将通过对轮胎产品质量、轮胎生产企业能源、资源消耗的具体细节标准制定,以及对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排放限值要求,规范轮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

  这个准入条件对于企业而言,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次机遇。一方面,它将推动国内轮胎市场走向更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小规模轮胎企业,这也许会是一纸“死刑判决书”。

  截至发稿日,《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尚未公布。

 7. 轮胎翻新拟定首批准入名单

  2013年11月,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在“2013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称,轮胎翻新行业第一批准入名单已经制定完毕,首批名单只有10家企业,具体的考核方向包括技术、质量、规模、环评等。

  据分析,相较于目前多达1000余家的轮胎翻新公司,名单公布后将对轮胎翻新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该名单原定在2013年年底公布,但截至发稿日,尚未发现相关报道。

  8.阿波罗收购固铂轮胎失败

  美国当地2013年12月30日,美国固铂轮胎橡胶公司(Cooper Tire & Rubber Co)宣布终止同印度阿波罗轮胎合并,后者准备以25亿美元收购固铂轮胎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2013年6月12日,双方签署了初步协议,阿波罗计划以1450亿印度卢比(约合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固铂轮胎全部股权。不过 固铂在华合资子公司固铂成山对交易持反对态度,工人举行罢工抵制。之后该交易遭遇一系列挫折,包括美国工会反对、价格分歧,以及固铂认为阿波罗试图通过拖 延战术获得有利条件,为交易最终达成蒙上阴影。

  11月中旬,固铂向美国特拉华州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指责阿波罗轮胎拖延并购,上诉在12月17日被驳回。不到两周后,固铂宣布终止合并规划,为期半年之久的该并购案闹剧画上句号。

  9.欧盟“标签法”考验中国轮胎

  2012年11月1日起,欧盟轮胎标签化法案正式执行。欧盟作为中国轮胎出口的重要市场,“标签法”推出一年来,对国内轮胎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有数据显示,欧盟标签法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轮胎的数量。

  欧盟轮胎标签法规规定,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轮胎的燃油效率、滚动噪声和湿滑路面抓地力的等级。目标是到2020年,欧洲能源消耗减少20%。

  欧盟“绿色轮胎”强制性标签法案分为两个阶段执行。目前,国内大部分半钢轮胎可以满足欧盟第一阶段标准,30%的全钢轮胎不能满足,而大部分半钢轮胎、70%的全钢轮胎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标准。

  欧盟轮胎标签法树立的市场壁垒,严重阻碍了国内轮胎企业出口,但另一方面,欧盟实施轮胎“标签法”,也将促使中国轮胎行业提升技术实力,并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

  10.原材料降价 轮胎厂商利润创新高

  2013年前三季度,国内外轮胎企业均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跌,轮胎生产销售转好,轮胎企业盈利状况普遍良好,维持上半年的较高水平,有多家企业的盈利水平创新高。

  从国内上市公司来看,赛轮和佳通营业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且净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水平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风神营业收入小幅下滑,但利润水平仍维持良好;黔轮胎销售收入稳中有跌,盈利同比大幅增长,与风神、赛轮、佳通的利润率水平差距缩小。

  此外,固特异201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达到1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9%,创下历史纪录;韩泰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1.8万 亿韩元(约16.2亿美元),营业利润2442亿韩元(约2.2亿美元),同比增长9.9%,同时利润率达13.6%;米其林上半年营业利润达11.53 亿欧元,利润率达11.3%。

来源:卡车网 作者:郝季
文章关键词: 中国 轮胎 橡胶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相关文章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