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发动机 >

潍柴动力: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更是发展之源泉。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的合理化调整,以技术创新带领产业高度化跳跃,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屹立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之巅的潍柴动力更是深谙此道,企业自主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

  到底什么是自主创新?潍柴人的答案是:关键是核心技术,惟有在对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基础上的创新,才谈得上自主。潍柴人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2012年5月8日,潍柴动力全球研发中心总部启用和中国首款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批量上市发布仪式在潍柴新厂区举行,由潍柴集团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系统——ECU的研制成功,则标志着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局面将因此而被打破,全球研发中心的启用则意味着将有更多新产品新技术面世。

  技术创新

  用更先进的技术推动绿色环保发动机的生产进程,是潍柴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一直伴随潍柴一路前行。

  2012年3月13日,中国第一台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简称"HPDI发动机")上市,填补了国内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应用领域的空白,这成为中国天然气发动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11年9月29日,潍柴动力在山东潍坊正式启动“省油动力潍柴行”活动,发布D转速省油动力技术,全面提升800~1500转的扭矩,动力性更强,超车、爬坡更轻松;经济转速更宽广,整车高速运行油耗更低;发动机运转速度更低,摩擦副相对运动速度小,从而使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具有更长寿命;发动机转速低,还能令整车振动小,噪声更小。

中国首款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批量上市

中国首款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批量上市

  而这样的技术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和兼并重组,以成功吸收合并湘火炬为标志、成为旗下拥有重卡、客车等黄金产业链的大型装备制造业集团,构筑起了以动力总成、商用车、汽车零部件三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链拉长后,潍柴随即提出“链合创新”的理念,对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进行系统匹配和集成创新。

  人才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创新,据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介绍,“2009年以来,海外高端人才陆续加入潍柴,潍柴为其提供了重要职位,并组建专业团队、配置优质资源,搭建了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电控技术研究所、动力总成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计算分析研究所、传动系统研究所、发动机可靠性研究所等前沿核心技术开发平台,初步形成了模块化、矩阵式的研发体系,创造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ECU系统就是潍柴自主研发的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据了解,潍柴集团发动机板块拥有研发人员2700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海内外特聘专家7人,海内外博士24人,硕士620余人及1900余名国内211、985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企业已经形成由最初50余人、现已扩大到2000多人的技术开发队伍。目前,潍柴集团首席科学家、战略总监、法律总监、信息化总监、人力资源总监、汽车零部件总监六个关键职位,均由近年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担任。潍柴还摒弃了过去“论资排辈”和“大锅饭”制度,率先在技术人员中实施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机制,由传统的注重学历和工作年限,转变为重能力、重业绩。

  潍柴集团近年来在创新用人机制上不断有新的举措。如率先引入竞争机制,在技术人员中实施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机制,从而建立"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创新薪酬管理体系,实施创新工资考核;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引入胜任能力模型,对人才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坚持一流人才、一流报酬,对重大创新成果和优秀创新人才实施重奖,每年单列1000万元资金,对创新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最优创新项目团队可获奖100万元。

  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而这两点正是潍柴的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的不竭动力。

来源:卡车网[www.chinatruck.org] 作者:王贺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