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整车和零部件严重脱节成业界心病 何时能真正“牵手”

  “零部件业是中国建设汽车强国的短板。”这句话,从一位零部件企业老总的嘴里说出来,或许谁都不觉得奇怪。

  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严重“脱节”的现状,早已成为业界的“一块心病”。

  在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总裁陈康仁称,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影响着整个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效益水平,所以,发展汽车产业一定要与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步。

  “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应‘合力同行、创新共赢’!”陈康仁喊出了这样的呼声。显然,这也是中国汽车业界人士多年来共同的愿望。

  “整零合作”刻不容缓

  有关人士称,“整零合作”的紧迫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整车与零部件作为汽车产业链上的核心部分,一直是拉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两架马车”。但长期以来,汽车零部件却一直在“拖中国汽车产业的后腿”,其发展明显滞后于整车的问题,成为业界“最头疼的事”。

  相关统计显示,在中国,目前有万家企业活跃在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尽管占据劳动力成本低、汽车需求市场大这两个优势,但大多数企业却一直面临“既不‘大’,又不‘强’”的尴尬局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经说:“中国要建成汽车强国,零部件是最重要的基础。”在他看来,零部件和整车厂商之间,如果没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没有有效的竞争和合作的协调机制,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搞不上去”。

  “整零合作”已经刻不容缓。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这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突破目前瓶颈、‘更上一层楼’的关键之举”。

  零部件商“被绑架”

  事实上,“整零合作”这一话题,并不是在此次论坛上第一次被提出来。

  早在2008年,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急需做大做强”的论坛上,“整零合作”的呼声便已发出。第二年,业内还将“整零合作产业联动”,作为行业热点进行研讨。直到今年年初,“整零合作”仍然是各产业论坛的“重头戏”。

  一边是对“整零合作”探讨得“如火如荼”,一边却是迟迟未见实际行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反差?整车和零部件到底有没有真正协同合作过?

  一位人士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整车厂为了自身利益,通常采用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其协作厂商,但这种所谓的“整零协作模式”,显然是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一点儿“合作共赢”的实质意义。

  据媒体披露,很多整车厂打着合作的“幌子”,制定了一系列“潜规则”,使零部件企业成了“被欺负”的对象。这导致“无端占用货款”、“转嫁成本风险”、“质量索赔敲诈”等,成了汽车业真实存在的普遍现象。

  某位业内人士称,这些现实问题,让零部件企业变得特别“窝囊”。作为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零部件跟整车之间“被绑架”式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没有好处,“只会越整越乱”。

  应创造“共同利益体”

  对于“整零合作”的提议,业内人士纷纷“举双手赞成”。那么,怎样将这一举措落到实处,才不至于使其“流产”?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都要反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应摒弃“表里不一”的所谓“合作”模式,真正踏实合作,从共同利益和整个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上“共商大计”。

  至于“整零合作”应从哪里切入,陈康仁也给出了“妙招”:通过平台战略,创造“共同利益体”。据介绍,这一举措在一些企业中已经付诸行动,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要以整车企业为中心,联合全部产业链,在其周围建立融合研发、制造、销售和资本四大平台为一体的汽车产业基地,四大平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他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来源:轮胎世界网 作者:佚名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