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卡车 > 重卡新闻 >

地方政府扶持汽车产业不能一哄而上

  原本抱着2012年房地产市场好转希望的各级地方政府,恐怕在新年过后就开始为新的一年的经济增长着急上火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31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时,再次指出,要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原来一直依赖房地产市场增色的地方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出现了很大变局。如何能够让当地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是地方官员百思必须得解的问题。

  汽车产业由于最近迅猛发展的势头,自然就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唐僧肉。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汽车产业在2010年贡献了13%的税收和6.13%的GDP。无疑,汽车产业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对于地方财政的支持,各个地方政府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地方政府也因此都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写入自己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之中。

  但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并不一定就顺利成章地成为每一个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之间的气候、人文、经济水平、历史等诸多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截然相反。

  现在,全国各地都开始掀起一轮新的汽车产业的争夺大战。地方招商引资的方向也纷纷向汽车产业看齐,大有全国一起办汽车产业的势头。

  地方发展经济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任由以行政力量来推动汽车产业以提振地方经济的做法,无限地发展下去,势必对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不利的影响。

  首先,许多汽车企业,不管是民营汽车企业,还是国有汽车企业,不得不受到总部坐落地当地政府的最大的支持或者约束。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企业寻求本地管辖范围以外的投资,因此,或许以诸多诱惑条件,来吸引企业在当地扩张,或者给以某种限制,让企业被迫放慢自己的扩张步伐。

  一家汽车企业的发展决不能是限制在一个省级范围之内,在全国合理布局将是必然的发展步骤。

  因此,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会自然拖慢这种市场发展的冲动,影响到企业依照市场因素作出的扩张选择。

  这种选择或者是汽车企业过度超前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产的投入,或者是汽车企业因为没有及时作出产能的扩张配套而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其中,只有地方政府获得了一时的发展益处。但是从长期看,汽车企业发展时机的丧失,也将使得自己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不断降低。

  这里面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政府由于主要官员的任期较短,所以其发展的眼光很少以企业发展的周期来作为衡量的标准。任期时间就是其作出决策的最佳周期。如何让任期内的GDP增长率新上一个台阶,是许多地方政府官员的基本想法。而任期以后,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的表现还在于,各个地方为了招商引资汽车产业的进入,纷纷给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比拼的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比拼的是地方招商引资的底线。

  这种不顾后果的对于汽车产业的招商引资,从表面上是给了汽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汽车企业的费用成本。

  但是这样一来,汽车企业或许因为这种成本的丧失,反而会丧失进一步技术进步以及加强管理的压力和动力。因为,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地方政府放弃的利益已经就成为他们自己的利润。

  更多的情况是,地方政府给予汽车企业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及税收减免。

  许多汽车企业每年都从政府那里拿到大量的财政资金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些资金的利用效率到底如何,又有谁去监督了呢?

  2011年汽车产业的困难形势,让许多汽车企业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但是地方政府的各种补贴却让汽车企业又大大松了一口气。

  补贴虽然能够缓解汽车企业的暂时压力,但是长期来看,这就纵容了汽车企业错误的市场战略的延续。

  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形势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国内的发展必然遭受更多的掣肘。同时,房地产作为过去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也不再可能。那么,汽车产业在许多地方来看自然就荣升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优选支柱产业。

  但是,假如每一个地方都从自己局部的利益去考虑扩大汽车产业的规模,假如每一家汽车企业都会因为扩张成本的低廉而蜂拥而至,那么汽车产业热火朝天的局面将很快就破灭,汽车产业的危机就更快速到来。

  不要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这句至理名言转换一下就是,地方政府不要将拉动经济的希望放到一个汽车产业上,否则全国式的大干快上,不仅仅会毁了汽车产业,还会毁了整个国民经济。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张志勇
文章关键词: 汽车 地方政府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