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探究潍柴自主创新的动力之源

        海纳百川引人才万马奔腾搞创新

  8月24日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天高云淡,清风送爽。

  中午一下火车,我们便立刻赶往位于城市东郊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占地500亩的潍柴新区,厂房林立,宽敞气派。办公区由两个半圆形建筑组成。公司接待人员介绍说,这两座办公楼,综合行政中心和技术中心各占一个。“技术”在潍柴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年销售收入从12年前的5亿多元,到现在的全集团近1000亿元,增长了近200倍;销售收入占全行业60%,利润竟占到全行业的80%……这一切潍柴是怎么做到的?今后保持这种高速发展的动力又在哪里?在去潍柴的路上,我们不断思考着一连串的问题。本打算直接下车间蹲点调研,此时我们决定改变计划并向企业提出了申请:先到技术中心去蹲点,到一线研发团队中去体验,也许在这里我们能更快找到答案。

  潍柴集团各子中心和研究所分布在技术中心大楼的不同楼层。在新能源技术中心,我们遇到了韩尔樑博士。作为潍柴去年7月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引进的科研团队带头人,韩博士前不久刚刚入选第六批国家海外引进人才“千人计划”,成为国家级特聘专家。

  “你在美国生活工作了27年,在国际汽车巨头通用公司工作了20年,是什么吸引你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到潍柴二次创业?”对于我们的好奇,韩尔樑的回答很简单:“潍柴集团永不满足的创新理念和广阔的创新平台,让我有了再次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

探究潍柴自主创新的动力之源

  韩尔樑一边填写一份内部专利申请表,一边向记者介绍,他加入潍柴后,公司根据其业务专长和企业结构调整的长远需要,由他牵头组建了新能源技术中心研发团队,目前正在具体承担科技部“商用汽车和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发任务。他告诉记者,刚刚接到了正在客车厂进行混合动力发动机安装试验人员的电话,试验遇到了些困难,已连续烧掉了7台电机,他正在考虑是否追加试验经费。

  “混合动力发动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集团将这个全国唯一由企业牵头组织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交由我负责,让我有了无穷的事业发展动力。我会将这些年来在国外企业学习到的先进创新体系和理念带到潍柴。”韩尔樑感慨地说。

  如今在潍柴,不但高端科研人员的薪酬高于企业经营者收入,而且“生产严控成本,科研不惜代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科研创新理念,也已成为企业上下的共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近几年来,潍柴已经引进“海归”专家47人,集团的新能源、动力总成等多个前沿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全部由近年引进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担任。

  在采访新能源技术中心的过程中,隔壁会议室里不时传来热烈的讨论声。技术中心副主任孟强介绍说,这是他们正对几位研发人员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定。潍柴从2005年开始实施项目制和年薪制改革,科技人员的部分收入与创新成果挂钩,以鼓励调动其创新积极性。从海纳百川广聚人才,到营造研发人员“万马奔腾”搞创新的氛围,将人的创新潜力发挥到最大,潍柴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正是在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过程中产生的。

  感言

  在潍柴采访,我们有两个突出的感受:“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工程”绝不是喊一句口号那么简单。在潍柴的技术中心里,许多正在研发的项目也许10年内都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着巨额的研发投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责任意识和正确的科研创新理念,是很难坚持到底的。这是其一。

  其二,过去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有高薪酬、高待遇,高端人才自然而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正如同样从海外归国的潍柴电控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大明所说,潍柴提供的事业平台十分广阔,相对于薪酬待遇,这是能够吸引大多数人才加入潍柴更为重要的原因。追求成就感,实现价值感,潍柴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同时,努力搭建前沿高端技术开发平台,并为之组建团队、配置资源,让人才真正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创新能力提升比产品研发本身更重要

  8月25日蓝天白云,又是一个好天气

  早上8点半,技术中心里的科研人员已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在宽敞明亮的设计大厅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实在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韩尔樑告诉我们,新能源技术中心的团队平均年龄30岁,各项目带头人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引进以及企业自己培养的相关专业博士,还有来自高校的博士后。

  “虽然我们的团队年龄不大,但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创新框架和流程,保证了团队中的研发人员迅速成长为项目的骨干。”同样是“海归”专家的新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宏宇说。

  在电脑前,工程师潘凤文正紧张地进行研发项目模拟计算。潘凤文告诉我们,他们小组正在进行一项混合动力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研发,模拟计算完成之后还要去实验场地开展实车测试。

  记者跟随测试小组来到实验场,坐上了一辆看似普通的公交车。点火,挂挡,抬离合,松手刹,试验车缓缓发动起来。潘凤文一边查看数据,一边向我们介绍,自动启停技术就是汽车在遇到红灯或拥堵时,混合动力发动机会及时自动熄火,再踩油门会自动启动,从而达到平均节油3%至5%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些交通拥堵的大城市,其节能效果将更加明显。

  反复的停车、启动,临近中午时分,阳光的直射使车内的气温迅速升高。不一会儿,试验人员和我们都已是汗流浃背。在仔细比对了数据之后,潘凤文停下车走到车厢尾部进行检查,大约10分钟后他回到车上,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保险丝,向小组其他成员报告:“今天的试验不太成功,有一根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质量问题,我们要分析原因,重新设置数据后再进行测试。”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之前20多次的试验中并未发生过保险丝烧断问题。但这次保险丝问题并未让小组成员们感到沮丧,他们反而还很高兴:“试验阶段,早发现问题比晚发现问题好。”这一刻,看着他们脸上挂满的汗珠,平常抽象而陌生的“技术研发”在记者眼里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

  一根小小的保险丝引发出无限的思考。这两天我们在与一线科研人员的交谈中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做出一个创新产品的样机并不难,难的是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高质量,惟有如此创新成果才有产业化的可能性。一个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产品,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这也正是我们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所以相比较一个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潍柴更看重创新流程和规范的建设。一方面通过流程的规范设置,让研发人员最大程度规避研发风险,同时又支持他们在研发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感言

  到底什么才是自主创新?几位“海归”博士的回答惊人地一致:关键是控制技术,唯有在对控制技术全面掌握基础上的创新,才谈得上自主。掌握了控制技术,全球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并及早发现供应商的问题;没掌握控制技术,即使做出产品也要最终受制于人,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和兼并重组,潍柴构筑起了以动力总成、商用车、汽车零部件三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链拉长后,潍柴随即提出“链合创新”的理念,对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进行系统匹配和集成创新,目的就是掌握“动力总成”的控制技术,从而全面控制整车产品和市场。潍柴的经验证明,所谓“弯道超车、一步到位”都不是科学的研发态度,唯有一步一步来,扎扎实实走,才能最终到达自主创新的彼岸。

  打造自主创新的“软实力”

  8月26日多云,午后的一场小雨让空气格外清爽

  上午,我们参观了潍柴动力试验中心。接待我们的中心工作人员王纪要介绍说,无论是技术中心新产品的开发,还是老产品的优化,都要在这里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才能最终走向市场和用户。试验中心长长的走道两侧,对称分布着封闭的试验室,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室内的发动机产品正在测试,技术人员则神情专注地观察着时刻发生变化的测试数据。

  在一间试验室外,技术员任丰琳告诉我们,他正在进行发动机零部件的硬度认证试验,需要连续测试30个小时。而在另一间试验室外,我们在发动机运转情况记录上看到,试验已经进行到第13个循环,每个循环长达10小时。“这是耐久试验,需要连续测试1000小时。”王纪要介绍说,耐久试验的技术员最为辛苦,轮班不够时常会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

  据介绍,这个试验中心光设备投入就高达15亿元,硬件水平可谓世界一流。“但相比较硬条件的投入,潍柴更看重软环境的建设。”潍柴主管科研的执行总裁孙少军的一番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事实上,3天来,我们一直寻找和感受潍柴的创新文化,也常常为潍柴人敢为天下先的创业豪情和永不衰竭的产业发展理想,以及创新加实干的精神所感染。

  在试验室外,我们见到了一排车厢上印有“潍柴动力移动试验台”的重型卡车,一群年轻人正在装卸设备。上前打听,知道这是下周即将奔赴高原地区的“三高”试验队车辆。潍柴的每一款新研发的发动机投放市场前,都要经过高温、高寒、高原的极限环境检验,“三高”试验队就是负责这项工作。见到试验队长常国丽时,她清秀的面孔让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性,在过去的六七年时间内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高学历测试团队,一年有一半时间在气温高达50℃的新疆吐鲁番、最低气温零下50℃的黑龙江漠河和海拔4700米的青藏高原上来回奔波,采集第一手设备运行数据。

  这种精神也贯穿到了生产装配一线。在潍柴一号厂房的入口处,墙上张贴的上半年现场改善创新成果展示栏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工厂成本管理室的石迎亮介绍说,潍柴集团的工厂每个季度对一线工人生产中的技术改造展开评选,形成现场改善创新成果,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不在于奖励多少,现在工友们都在铆着劲在琢磨技术创新,我也不能落后。”获得这次评选三等奖的刘金栋说,他的导管压出工装改善的小发明,让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感言

  在潍柴,创新被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由此综合而成的一种创新精神,它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体内并付之于行动。

  自主创新的实现需要流程上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完善,需要每一个人对敬业精神的坚守。从企业高管到普通员工,理想的合力,观念的协同,人人有激情,个个有状态,共同形成了潍柴创新争先的软实力,而这才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可宝贵的动力之源。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武力 董磊 单保江
文章关键词: 潍柴 潍柴动力 自主创新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潍柴,品牌首页>>
相关视频更多
  • 全明星阵容 潍柴全新一代4.0燃气发动机新品正式发布

    00:01:51
  • 潍柴动力上市20周年研讨会开启

    01:22
  • 谭旭光: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铸造动力“中国心”

    03:27
  • 潍柴WP15NG天然气发动机荣获“2024年度值得用户信赖高效天然气重型发动机”

    01:02
  • 谭旭光:向自己开炮,实现自我颠覆性的突破

    00:44
  • 谭旭光:逆境只会让我们的斗志燃烧得更旺!

    00:34
  • 谭旭光:繁荣的背后一定有风险

    00:26
  • 链合创新挑战未来,潍柴打造高质量发展“共赢链”

    01:26
  • 回顾一下潍柴2024商务年会

    02:50
  • 潍柴WP15NG亮相南京内燃机展

    01:23
相关文章
潍柴相关产品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