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日铁商事亿元布局汽车零部件业

  4月初,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旗下子公司日铁商事株式会社(上海)的办公室里,突然来了几张陌生面孔。他们在为一项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做前期准备。也许再过几个月,这些神秘人物就不用再到这里“报到”了。

  在离现在的办公室不到1小时车程的上海嘉定区,一处绿树掩映下的白色厂房内,日铁商事将要在那里投资15亿日元,建设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

  看上去与钢铁行业似乎无关联的举动并没有引起中国钢铁企业过多的注意。然而,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这一举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深度渗透

  “中国的汽车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发展,我们非常看好中国汽车用钢市场未来的前景,在中国市场的动作正在向前推进。”日铁商事株式会社(上海)吴经理向记者透露,作为一家新日铁旗下的子公司和贸易公司,日铁商事正在为进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做积极的准备,并将在华东地区设立新公司。

  据透露,这项总投资达15亿日元的项目,预计明年三四月份即可投产。

  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与钢加工有类似之处,属于钢材(4734,-21.00,-0.44%)的深度加工。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对记者说,钢铁企业涉足汽车零部件加工,是为了在汽车用钢价值链上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移动,由供应钢材原材料到直接介入半成品加工,赚取更高的利润。

  不过,要想在高附加值环节赚取高额利润并非能一日功成。在零部件厂进入中国之前,日铁商事就默不作声地提前做好了铺垫和布局。早在4年前,日铁商事就联合新日铁、丰田等公司在苏州建立了一家专门生产汽车用螺栓、螺母线材(4402,-7.00,-0.16%)的工厂,实现了中国产日系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的本地化。

  正是由于在原材料供应上的提早布局,这家在汽车零部件业低调的“新进者”,却有着在这个行业大显身手的野心。

  吴经理对记者透露,由于已经拥有客户渠道和原材料优势,日铁商事将通过零部件加工,在物流、加工方面加强对汽车行业客户的服务,并积极捕捉新的需求。供应的对象除了日系车厂外,他们还将触角伸向中国市场的更多角落。

  日铁商事先通过建立零部件原材料生产线,为零部件厂商提供原材料供应,培养了大批客户;现在时机成熟了再宣布进军零部件领域。物流学者潘文军认为:“种种举措都是希望通过抢占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介入联合开发,形成产业链优势,进而在华东地区争夺汽车零部件用钢市场的主导权。”

  事实上,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并非日系汽车的“主场”,向来是德国“大众”汽车及其身边的相关配套企业的地盘。随着日铁商事在上海增资设厂,日系钢企与其他企业之间围绕华东汽车用钢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于日铁商事的大动作,国内龙头企业宝钢国贸工厂管理部的部长金文海表示对此不予置评。

  大鳄潜行

  尽管日铁商事对外声称,该项目由日铁商事独立投资,总部和上海分公司各占75%和25%的份额,但背后钢铁大鳄新日铁的身影依然隐约可见。
  
  投资项目的所在地颇耐人寻味。零部件工厂将设立在位于上海嘉定区一家专为家电及汽车行业提供各种钢铁零部件加工配送的合资企业内,而新日铁是其股东之一。

  日铁商事的新动作以及背后新日铁身影的影影绰绰,引起了一些钢贸企业的关注。

  在办公室内,唐大勇给记者展开了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其中广州、上海等地都被圈圈点点。他在地图上比划着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日本钢铁企业就近设立的汽车板、零部件加工配送中心可以说是遍布沿海地区。唐是一位专门为华东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特种钢的贸易商。他必须经常面对地图进行研究和思考,如何在匹配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找准自己公司在其中的位置。

  他说,日本钢铁企业在汽车行业的投资体现了很强的产业链意识。日本钢铁企业进军汽车用钢价值链的背后,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汽车用钢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在原材料的供应源头一边,新日铁正在通过与宝钢的合作不断扩大其汽车板在中国的销售规模;在另一边,三井等日本钢铁流通企业则在物流环节进行全国布局,通过与宝钢合建的宝井公司在国内关键节点城市设立加工配送基地,正在打通一条遍布沿海省份的汽车用钢加工物流链条。而此次日铁商事进军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则意味着日本钢铁企业在中国汽车用钢产业链上高端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如同玩一个击鼓传花的群体游戏,这些不同的钢铁企业间互相分工协作完成了对中国汽车用钢行业上下游环节的渗透。

  “日本钢铁企业的目标最终是要抢夺整个汽车用钢产业链条的控制权。”唐大勇这样说,日本钢铁企业最成功的做法不是若干大钢厂比邻而居,共同抢夺中国市场,而是实现上游零部件生产与原材料供应,中游为整车厂商提供原材料供应和下游进行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企业间互相配合、分工形成一个联动的、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最大限度地去拓展利润空间。

  目前,在日系汽车的大本营广州,日本钢铁企业已经渗透到汽车用钢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在华东布局则相对缓慢。

  产业链意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日资钢企,其他外资企业也在中国汽车用钢产业链条上密集布阵,商业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欧洲最大的钢铁集团——蒂森克虏伯在我国华东、华北和华中设立合资企业,构成了一个“品”字阵型抢占中国汽车板市场份额,并在中国拥有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韩国浦项也加大了在中国汽车用钢市场产业链的渗透力度,在中国共经营着16家汽车板加工中心。

  面对外资的咄咄逼人态势,行业著名专家马忠普对记者说,中国的钢铁企业应该有一种产业链的意识,应该加快实现钢铁产业链与下游汽车、家电等制造行业产业链的完整对接,建立更加持续与稳固的产业链,避免自身陷入被动之中。

  在第四届全国钢材加工配送工作研讨会上,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世俊曾对记者表示,进行钢材深加工,向用钢行业延伸产业链,应该成为我国钢铁行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打破长期依赖规模扩张的习惯。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佚名
文章关键词: 日铁商事 汽车零部件业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