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自主变速器的研发之争实质是机制的博弈

  在自主变速器的研发上,业内公认洛阳三明是一个传奇。一个地方民营企业,历经八年,费尽周折地研发出仅有德国、日本两国5家公司拥有的CVT技术。但是,在自主变速器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境下却迟迟不能量产。原因究竟何在?

  笔者认为,从表面上看是巨额资金不到位,而实质上是两种机制的博弈。

  洛阳三明技术研发的成功就是第一次机制博弈。因为这家民营企业早早看到了变速器市场的巨大前景、倾其所有产业投入资金、技术研发、试验论证等等,都归因于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完全遵循市场化运营机制而拔得头筹。而具备雄厚资金、技术、人才的一汽等大型国有企业(国有运营机制)相关技术研发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突破。在大国有企业面前,民营企业以其责、权、利对称原则的市场化机制胜出。

  而第二次博弈,民营企业却严重失利。因为本来以为和地方政府部门合资经营运作会更加顺利,但事实恰恰相反。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尚且责、权、利无法完全对称,谈何"国有股"?尽管"国有股"能否在市场运营经济学家们还颇不认同,那么具有决定控制权的75%的"国有股"则完全淹没了民营企业原有的机制活力。如此以来,合资以后的"洛阳联合变速器公司"成了还不如一汽等国有企业,因为最起码国企们还处在市场运营机制改革的路上。结果,博格华纳作为技术方最终控股64%,洛阳三明作为技术方控股仅25%。民营企业不仅失去原有运营机制活力还丢掉控制权,第二次博弈完全失利。

  第三次博弈就是民营企业在深陷囹圄而仅期待推进新技术产业化时,原本第一次博弈中失力的大企业们争相牵手博格华纳,而这又催生了各外资巨头开始加速抢滩中国变速器市场。原本有过合作的老客户力帆汽车,也在日前第一个与安东诺夫签约。第三次博弈,民营企业又失去相当的空白市场和合作伙伴。

  也许,洛阳三明技术精度的确不够让利润至上的整车企业放心,那么曾由温家宝下达的政策支持应该是曙光,但是地方政府太青睐这"将来5000亿的项目",居然合了资!

  如果说,民营企业的第一次博弈成功源于我国市场经济合理运作的那部分空间,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的失败则归咎于市场经济改革尚未渗透到的更大空间,即更多市场主体运营机制尚未改革的空间。

  "新事物总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自主变速器到底能否量产?取决于两种机制博弈的结局。

来源:汽车产经报道 作者:李清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