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砝码成分界线 轻卡洗牌前夜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8-10-15 22:40:00
反馈
当一些企业还在抱怨中国制造备受挑战之时,又给制造商增加一个绿色砝码是否显得过于苛刻时,另一些企业却开始了绿色行动。
当更多的人把对国Ⅲ标准实施对卡车行业影响的关注点放在重卡市场时,事实上,一次源于强制性的、以绿色名义进行的企业提升所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动正在轻卡领域悄然酝酿。
尽管国Ⅲ标准在N类产品的推迟实施为3.5吨以下的轻卡产品留出了一年的喘息期,但现在看来,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自主品牌占有率已超90%、生产企业多达40多家的轻卡市场,无论哪个企业,都希望抢先建立下一步的新的回旋能力。
这个新的竞争力,与基于环保基础上的技术提升密切相关。
今年9月份,刚刚于去年年底完成南北轻卡重组的一汽轻卡宣布自己的全系轻卡产品均已提前达到了国Ⅲ标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整车的匹配性能,将节油性提高了8%。
显然,这家整合后将总部设在青岛的轻卡企业谋求的不仅仅是富有社会责任感以及顺应用户需求的形象,它还希望从中窥见到自己的未来。
大多数公司都把对技术的提升,尤其是把那些顺应市场趋势的技术提升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不管是背靠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的一汽轻卡、南汽轻卡和还是福田、江淮抑或东风,如果仔细对照中国汽车工业起步产品轻卡的发展,都可以清晰可辨一条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而不断做出技术自主化演进的路径。
尽管如此,但是这一次,国Ⅲ排放标准对国内轻型卡车的技术含量提出的高要求却显然开始给一些企业的技术及市场结构调整带来了困扰——在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激增,使国内轻卡盈利空间削薄的情况下,轻卡企业必须消化环保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而这对于一些竞争力弱小的企业无疑挥以了一记重拳。
当一些企业还在抱怨在中国制造备受挑战之时,又给制造商增加一个绿色砝码是否显得过于苛刻时,另一些企业却开始付诸行动针对动力和排放的技术提升投入大量的资金。
现在看来,一汽轻卡的做法已经开始见到成效。
这家企业通过内部技术的深度挖掘,取得了对排放标准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其将动力和电控系统供应商联合起来进行标定的做法,提高了整车匹配的合理性,这使得其产品不仅能够排放达标,还进一步降低了油耗,成为高油价时代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消费刺激点。
当然,只是在表面倡导绿色显然不够,问题是,面对着原材料及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企业如何能在效率与环保之间找到平衡。
在一汽轻卡看来,在整个轻卡行业成本上升及价格上涨的大形势之下,只要企业有能力通过内部增强开源节流力度来内部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就尽可能不要将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显而易见的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抵抗来自成本压力对生存能力的侵蚀。现在,端倪似乎已经初现,福田、江淮、一汽、东风、跃进的优势正在进一步拉大,而那些原本年产能仅在几千辆甚至几百辆左右的轻卡企业,也许面临的将是惨遭淘汰的结局。
显然,当环保已经不再是企业宣传的口号时,企业所需要的不只是正视它的勇气。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不仅是对轻卡企业在技术调整、市场调整方面的一场大检验,也使得这一开中国汽车市场先河的领域走到了大洗牌的前夜。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设置图片大小 防止撑破表格
{
var w = $(Id).width;
var m = 550;
if(w < m)
{
return;
}
else
{
var h = $(Id).height;
$(Id).height = parseInt(h*m/w);
$(Id).width = m;
}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mgs = $("content123").getElementsByTagName("img");
var i=0;
for(;i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