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卡车 > 重卡新闻 >

用户需求不迫切 商用车轻量化步子难迈大

  日前,以“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共赢共荣”为宗旨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标志我国汽车行业整合行业及上下游产业资源进行重点共性技术创新与成果共享的联合舰队正式起航。据了解,目前该联盟共有12个会员单位,但商用车生产企业仅有两家。业内相关人士透露,该联盟将重点放在乘用车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商用车轻量化的前景不被看好?

  商用车轻量化限制因素多

  近几年,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节能减排的政策下,汽车轻量化概念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很多合资企业在外方的技术支持下,汽车轻量化也搞得有声有色,然而在自主品牌占绝大多数的商用车领域,轻量化却很难付诸实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对此进行了解释。他告诉记者:“虽然在很多技术上可以向乘用车借鉴,但是商用车的轻量化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商用车作为一种赢利工具,首先要满足用户。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提出相关的要求,向企业下订单。商用车轻量化是不可避免的,但用户不会提出相关的要求,商用车企业对轻量化的需求没有乘用车企业那么迫切。”

  超载可以说是我国道路交通的一个顽疾,治理力度加大,超载现象会变少,一旦有所松懈,便会死灰复燃。这也是公认的影响我国商用车轻量化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如果不能超载,用户就不买该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使厂家不得不把车制造得重一点。只有解决了超载问题,轻量化才能落到实处。”

  商用车轻量化潜力大

  近几年,为了治理超载问题,全国很多省市都实行了计重收费。在实行计重收费以后,一些商用车企业也开展了轻量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宋健说:“我们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结构,车重可以减轻30%左右。因此,我国商用车的轻量化有非常大的潜力。”

  通过优化车身结构降低自重,是汽车轻量化的第一步,也是比较简单的一步。原一汽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沈言行认为只要解决超载问题,要做到这点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他介绍说:“在欧、美、日,降低车重主要是应用新材料,铝、镁合金和工程塑料应用都比较广泛。一些自动阀,如果用塑料代替金属件,车重就可以减轻至少一半。这些国家在20年前就开始研究新材料的应用。我国起步晚,与它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商用车的一些关键零部件通过应用新技术既可降低重量,也可提高性能。汽车技术专家傅世枢告诉记者:“由于采用第三或四代高压(200MPa)共轨技术、带有7~8个喷孔的压电式喷油器、变量增压器技术以及两级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串级增压技术,实现了载货汽车发动机的紧凑化,使发动机在降低重量的同时,实现高功率、高燃效和低排放。”
  
  相关标准、法规需加快制定

  超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用车企业对轻量化的热情,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治超力度,比如现在的计重收费就需要继续扩大范围。除此之外,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也非常重要。

  傅世枢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国家尽快建立或补订、更新能与国际(特别是欧盟国家)接轨的碰撞安全、有害污染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报废车辆回收再利用等标准,并尽早实施;第二,参照欧盟国家建立‘新车安全性评估规程’和‘新车环境等级规程’,并确保得到公平、公正、公开地严格执行;第三,摒弃各部门的局部利益,从国家大局出发,尽早开征燃油税,并使汽车的购置税与所购汽车总质量挂钩,还要使汽车税与发动机排量、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等级挂钩。”

  企业也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加大商用车轻量化的研究力度。宋健告诉记者:“我国汽车行业连年高速发展,既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又使企业盲目跟从市场。企业应该认清形势,静下心来练‘内功’,不要一味追求出新品的速度,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来源: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作者:海东胜
文章关键词: 商用车 轻量化 超载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