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国有企业重大典型宣传活动走进潍柴。
为了进一步宣传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树立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同意,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近期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对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天冠集团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十户2008年全国国有企业典型经验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潍柴动力是汽车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暨此活动之际,潍柴动力在潍坊举行潍柴蓝擎国三发动机第2万台下线同时蓝擎国五发动机发布仪式,上任10周年的谭旭光董事长在潍坊向国务院国资委领导以及参加活动的60多家媒体做了一次总结潍柴10年发展的详细报告。
谭旭光董事长在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潍柴从十年前一个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成长为今天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集团,经验归结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
一、推进“三三制”改革,实现了国企改革模式的新突破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指示精神,确立了“三三制”的总体改制思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三三制”改革,就是将拥有企业三分之一资产及产能的高速发动机业务置放进股份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国际运营接轨,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通用动力制造商;三分之一的原潍柴厂中速机业务留在存续部分,以开拓船用柴油机、发电设备市场为主,实现中速机产品板块的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的生产基地,寻找时机实现上市;另外三分之一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厂,按照集约生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全部实施整体分离改制,推向市场,以产品为纽带和潍柴实施市场化合作,同时将一些承担社会职能的单位如学校、医院等移交社会。“三三制”改革使潍柴迸发了生机和活力。企业得以轻装上阵,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开创了核心资产、存续资产和改制企业多方共赢发展的局面。
二、坚持技术创新,打造中国动力第一品牌
潍柴动力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机制,增强自主创新活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与引进相结合,成功探索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
潍柴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以我为主: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按照自身的市场定位、技术需求,确定科技研发的方向和进度,并坚决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链合创新:在集成知识的基础上,在产业供应、经营管理、品牌运营等价值链环节以满足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通过集成、联合和整合等形式,形成各价值链环节优势资源的深度嫁接和交互链合,达成共赢和利益最大化、最佳效果的创新战略经营模式。
三、实施资本运营创新,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潍柴模式”
2005年8月,潍柴动力以10.2338亿元成功收购湘火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最大的股东。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创造性地实施“H to A”的吸收合并,回归A股市场,构建起了中国最具潜力的汽车产业链。这次吸收合并是H股和A股两个不同法律环境下的并购,开创了中港两地上市公司合并的先河,被业内称为境内外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范例,是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背景下最具有创新价值的第一并购案例,也为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创造了新的模式。
四、提升管理水平,走内涵发展式道路
潍柴近几年的快度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数字的简单增长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管理创新,促进了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内涵式管理的提升,近年来,企业着力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精益6sigma管理、卓越绩效管理,同时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使企业运营水平得到了提高。
五、构建潍柴特色企业文化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1998年以谭旭光为首的领导班子上任起,就面向全体职工宣布了自我约束的“约法三章”:
1. 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
2. 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
3. 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2005年,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凝聚力,打造更适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文化内涵,谭旭光董事长代表全体管理团队提出了潍柴“执行文化”理念:第一,忠诚企业,恪尽职守,把事业成功作为历史使命。第二,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把各项指令落到实处。第三,重视过程,关注结果,把各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第四,服从全局,团结协作,把团队精神贯穿工作始终。
潍柴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文化创建和实施文化重塑工程,全面构筑起了适应企业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打造了潍柴独具特色的执行力文化、诚信文化、品牌文化和管理文化,为企业实现永续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潍柴动力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成长为拥有员工3万余人,资产总额240亿元的控股集团公司,其中,潍柴(潍坊)本部年生产柴油机能力8000万千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骨干企业,10升以上大功率柴油机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
公司旗下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三只股票:潍柴动力H股[2338 .HK]、潍柴动力A股[000338 .SZ]、山东巨力A股[000880. SZ]。其中,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由H股回归A股的蓝筹股,开创了资本市场上的“潍柴模式”。通过吸收合并湘火炬,拥有了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重卡车桥等高成长性、高盈利能力的动力总成业务,火花塞、空调、灯具、刹车等成长性强的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业务,以及陕西重卡、东风越野车等整车业务,构筑起了集重型汽车、动力总成和零部件为一体的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2001年到2007年,集团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六年实现翻番增长,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出口创汇从16.3亿元、9050万元、1992万元、4012万美元增长到428亿元、48亿元、34.5亿元、5.5亿美元,分别增长25倍、52倍、172倍和12.8倍。2004—2007年,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均居行业第一位。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潍柴排名第161位,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9位,在“2007年动力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排名中列第1位。
辉煌已经成为历史,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潍柴集团已经确立了今后五年的战略规划。潍柴集团的目标是:实现1000亿,进军500强;潍柴集团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运输及工程设备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