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从第一辆卡车诞生开始,德国曼商用车股份公司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路。在9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曼公司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二次大战等风雨,历经坎坷,终于成为世界商用汽车领域的王者雄狮。
强强联手
1915年,曼公司董事长Anton von Rieppel宣布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目标——“MAN公司必须向汽车领域扩展”。这一目标的提出翻开了曼公司全新的发展篇章,开启了曼公司商用车生产的序幕。
当年5月24日,曼公司和瑞士当时拥有近35年内燃机、卡车和客车生产经验的Saurer以纽伦堡为总部创立了合资公司。仅仅两个月后,合资公司便开始在Lindau生产卡车和客车。据资料显示,截至1915年底,倍受业界瞩目的合资公司以共生产了276辆卡车的成绩,圆满的达成双方的预期。
1921年,GuteHoff-nunghuette公司接管了曼公司,并开始对其进行重组。Lastwagenwerke GmbH公司解散,其生产业务被整合至曼公司。1923年,工程师开发出全球第一项应用于柴油发动机中的连续开式燃烧室喷射(Serial open combustion-chamber injection)技术。在1924年12月举办的柏林汽车交易会上,该技术引起了强烈反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生不逢时
但是,这个良好的开端并没有持续多久,经济危机的阴霾开始笼罩全球。1932年,曼公司的生产业绩跌入最低谷,全年卡车产量仅为118辆。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ul Reusch下达最后通牒:如果不能在最后一年扭亏为盈,总公司将关闭MAN商用车部门。纽伦堡总监Otto Meyer临危受命,开始应对这一巨大挑战。他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现代化装配线,开发出新一代E型卡车,并推出了150匹马力的柴油卡车,其动力水平令同时代其它卡车望尘莫及。1933年,曼公司商用车部门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共生产出809辆卡车。
1945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一次为曼公司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在一次空袭中,纽伦堡工厂几乎被夷为平地,生产能力大大削弱。1945年7月,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公司重新投入生产,以完成5,000份预约订单。战后的和平与百废待兴状况,为曼公司带来了一段健康的经济增长期。
战后复兴
1954年,纽伦堡工厂达到了自己的生产极限。此时曼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工厂,将产量扩大三倍,于是曼公司管理层决定将新工厂设立在慕尼黑的Allach。1955年11月15日,慕尼黑工厂的500米生产线上生产出了第一辆MAN卡车。一年后,产量一跃超过3,000辆。1960年,曼公司慕尼黑工厂第30,000辆卡车下线。5年后,Allach工厂发展成为欧洲最大、最现代化的车辆制造基地,生产出了14,000辆重型卡车。现在,Allach工厂已经是主要的曼商用车制造基地。
截止1965年,曼已经成为仅次于梅赛德斯—奔驰的德国第二大卡车制造商。但当时公司只生产载重量在5吨以上的卡车,尚未涉足轻型卡车和运输车辆市场领域。为改变这种状况,曼公司于1963年开始与雷诺子公司SAVIEM Vehicles建立合作关系。
1967年,第一台标有MAN徽章的SAVIEM Vehicle诞生。双方的合作伙伴从此正式开始,一直维持了10年时间。为了继续推出所有载重等级的车辆,曼公司于1977年与大众公司签署合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G系列卡车成功面世。
1971年,曼公司收购了业绩良好的Buessing制造公司,并与奥地利制造商OEAF Graef&Stift建立起合资公司。1972年,曼公司南非生产基地落成。曼公司将全部客车生产任务交由原Buessing工厂(位于Salzgitter)处理。1982年,曼公司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设立制造工厂:该工厂后来成为曼公司一个主要的客车生产基地,地位仅次于波兰的波慈南基地(始建于1988年)。1990年,曼公司收购斯太尔卡车制造公司,从而成功在奥地利建立制造工厂。2004年,MAN Nutzfahrzeuge Oesterreich AG成立,斯太尔发展成为集团最大的工厂之一。
目前,身为曼集团中帝国的领袖,德国曼商用车股份公司拥有MAN、Neoplan、ERF和Star四大商用车品牌。生产基地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在德国、奥地利、波兰、土耳其、英国、南非、中国和马来西亚都设有其生产工厂和销售服务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