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现在时间是:
 
综合新闻 | 行业研究 | 企业研究 | 数据参考 | 注册经销 | 精品卡车 | 二手卡车 | 用户之声 | 配套产业 | 环卫车辆 | 建筑车辆 |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 专汽研究 | 专汽链接 | 政策法规 | 公路物流 | 超限运输 | 卡车制造 | 配套企业 | 物流场站 | 卡车论坛 | 会展报道 |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中国新能源车型方向不明 厂商蕴藏巨大风险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周小田


  近日,媒体载文表示中国将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型,而国内部分厂家更是早已看好这一领域,准备押宝在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上。

  但是,就在今年6月4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国务院明确表示,要加快发展柴油车,并对多项与汽车行业发展有关的事项做出明确规定,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该方案出台前,国内企业为了能抢夺未来汽车市场的先机,相继投入巨资开始研发石油替代能源的车型,由于未来市场究竟是靠哪种能源为主谁也不知道,而多种方案各有利弊,哪种方案能够在成本和推广上有所突破都将预示着未来市场的巨大商机;与此同时其他替代能源的大量项目投入将面临打水漂的危险,由于前途不明,许多厂家开始碰运气来做研发,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在标准未能制定的现状下,企业们都将面临巨大的项目风险。

  方案提出加快发展柴油车,中国的汽车新能源之路更加扑朔迷离,未来发展的方向究竟是柴油、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抑或是生物燃料、弹性燃料?模棱两可的方案并没有解决目前国内厂商们的困惑。

  先来看看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方案知多少:

  1.弹性燃料和生物能源

  目前,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正热衷于研发“弹性燃料(flexi fuel)”车型,而弹性燃料的主体就是号称“生物能源”的乙醇。

  早在2003年3月,巴西汽车制造商推出弹性燃料汽车。这种汽车既可单独使用乙醇或汽油,也可以使用这两种燃料的任何比例混合物。从那以后,随着汽油价格的迅速飙升,这种汽车在巴西的销量骤增。在今年1月份的新车销量中,弹性燃料汽车占73%,而去年同期的27%,其中通用、福特、菲亚特、大众等汽车制造商在巴西共售出9.15万辆弹性燃料汽车,同比增长237%。目前,乙醇在巴西全国汽车燃料中比重占到了半壁江山,大量减少了石油进口,节省了1200亿美元外汇。

  “弹性燃料”汽车目前主要以E85为燃料,由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混合而成,这在中国市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国内的乙醇汽油中乙醇与汽油的比例为10%:90%。

  在对发动机进行构造设计时,E85并非难以逾越的技术门槛,只要将发动机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便可以使用E85燃料,并且改进的发动机既可以使用E85燃料,也可使用普通汽油。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来源于生物的乙醇燃料有限,乙醇的来源,国内目前是依靠玉米、小麦等粮食,因此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粮食问题,而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与国家经济的稳定,乙醇的生产关系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的产业链,而这一产业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之大,又是不容易控制的难题之一,事实上,E85已经开始影响美国的粮食价格,这也许是E85不能在华推行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玉米与黄豆也是制作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动物饲料价格被动上涨的趋势也十分明显,饲料价格上涨并带动肉类等食品价格上涨。国内一家大粮食集团的老总说:“人不应该那么愚蠢,用宝贵的粮食去填机器。”他显然不赞成将大量的玉米转换成供汽车使用的燃料乙醇。

  新能源之路在逐渐的变得清晰明朗的时候,突然烟雾锁路,遭遇人车争粮的尴尬之际,而一场关于生物新能源霸主争夺战却已在石油和粮食产业之间拉开了帷幕。

  现状:因此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很多企业不敢贸然前进,弹性能源在中国前途不明。
   
  2.电动能源

  除乙醇之外,国际汽车业界对于替代能源的研究还集中在电动车领域,电动汽车最大的优点便是无污染。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不会产生尾气,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其次电动汽车还具有噪音低,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

  在电动车领域,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过长、售价过高是业内公认的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和推广的三大难题,目前主流厂商都在研究,但是短期内似乎难有大的突破。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发表了推广下一代环保汽车及环保燃料战略,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将合作推进革新,力争到2015年将日本国产生物燃料价格降至目前的三分之一以下,到2030年真正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这预示着日本已经把电动汽车设定为远期替代能源的归宿。

  最近,日本富士汽车,东电和NEC锂电合作开发的R1e纯电动车。车载电池充电系统可以在15分钟之内冲入80%的电量。如此快速的充电时间,使得电动汽车的使用者不再为长达数小时的充电时间而头痛了。而除此之外,丰田,包括通用、福特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在纯电池车领域的三大瓶颈研究也尚未有明显进展。

  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只有一家取得重大突破,天津电动汽车产业基地的装备厂房、总装车间和研发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到2009年工程竣工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万辆电动汽车和5千套动力总成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亿元,拉动相关零部件协作配套达到100亿元。但是目前的预期车型为大客车,在民用纯电池轿车领域仍然没有进展。而其他国内主流企业在电池汽车上几乎没有进展。

  而国际市场上,通用、福特、丰田等大型企业在纯电池车型上仍然进展缓慢。技术瓶颈会不会让这些巨头们联手压制定电池汽车的发展还很难说。因为电池车的充电设施只有大范围的设置起来才能保证未来的电动车畅行天下,而数千亿美元的基础性投入也让许多厂商心有忌惮。

  现状:因此短期内主流厂商都不敢轻易承诺往电池车发展。

  3.混合动力能源

  丰田普锐斯是国内第一款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其搭载目前全球范围内都相对成熟的混合动力电池,在城市道路可以节约大约50%的燃油,因此这款产品因为其实际产生的环保效应风靡欧美,成为众多明星政客簇拥的对象。但普瑞斯也遭遇了不少挑战和质疑:其一,混合动力电池造价高昂,1.5排量的车型售价超过3.0的车型,让许多消费者不敢轻易涉足;其二,在遥远的城际、山区行驶时,混合动力电池会增加车身重量,节能效果有限。因此普瑞斯在国内高调推出后成为一个噱头而已,不到百台的月销量让丰田不再敢大张旗鼓地推广这款车。曾经被美国杂志评为最佳轿车,曾经雄心勃勃地宣称要进军中国市场,然而在销售业绩至上的汽车行业,风光一时的本田雅阁混合动力车最终还是难逃被抛弃的命运。昨日,日本本田公司宣布,由于销售不佳,该公司决定停产雅阁混合动力车系。

  尽管如此,国内的主流厂商还是把混合动力车型当作了救命稻草:一汽、上汽、长安、东风的广大汽车集团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混合动力车型项目,这恐怕也是目前凝聚力最强的新能源形式。但是,由于成本问题,加上政府扶植力度远不如美国等地方,丰田普瑞斯的前车之鉴下,厂商们目前都在高调宣传自己的新技术,但是谁也不敢真的贸然投入批量生产,因此,混合动力车型目前只是熙熙攘攘,雷声大,雨点微乎其微。

  现状:国内厂商趋之若鹜,但都不敢贸然批量生产。

  4.氢燃料电池。

  氢能作为绿色能源,目前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热点。燃料电池轿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大约在2020年左右,氢能经济会在2040—2050年之间实现。“当前燃料电池汽车尚未形成新的工业体系,而我国又是最大的潜在市场,如果能够在产业竞争开始之前,突破若干核心技术,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正是在可能的巨大潜力面前,国内厂商也加速发展。

  前一阵,以“上海牌”名义复出的燃料电池轿车着实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项目自2006年3月启动,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支持下,基于上汽自主品牌荣威车型,通过改制和集成新一代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平台而成功研发。

  2006年12月,首辆样车问世;随后又有两辆样车诞生。与第三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相比,“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的整车动力性能更加强劲、高效,其0至100公里加速度由19秒减至15秒,一次性充氢连续行驶里程从230公里延至3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从120公里升至150公里。此外,它的集成化程度更高,整车的稳定性、可靠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预计这款车型将在2008年前后上路,并成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园区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上海的首个氢能源加注站也已经在嘉定国际汽车城内启动。

  但是目前在燃料电池领域,只是上海的研发实力和研发投入最大,上汽已经利用桑塔纳和荣威品牌先后推出四代燃料电池车型,但是中国其他地区的研发则相对滞后,因此燃料电池车型在上海地区能够率先上路并无悬念,而在上海以外更广泛的地区,由于涉及到加氢设备和加氢站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没有政府的推动,普及燃料电池车型将困难重重。

  现状:上海地区热心研发,推广全国困难重重

  5.柴油能源

  柴油能源和汽油一样都是石油的衍生物,但是同排量发动机中,柴油发动机比汽油机节油30%~40%。在使用成本方面,不但购买柴油车的成本低,而且使用过程中,柴油价格比汽油价格低,百公里综合油耗相同情况下,油耗所带来的成本差异也将是巨大的。

  目前,欧洲为代表的柴油能源派发展迅速。柴油机也被誉为迄今为止解决汽车环保与节能双重压力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在这方面,欧洲国家走在了国际社会的前列,是目前执行柴油技术战略最早、最彻底、最成功的地区。柴油车,尤其是柴油轿车,已在欧洲主要国家成为汽油轿车的替代品。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柴油车型。国内厂家也在柴油发动机领域不断引入欧洲最新的技术,比如依维柯索菲姆共轨柴油发动机,双龙的XDi柴油共轨发动机等,都已经达到了欧洲的技术标准,但是却主要是用在商务车型上,轿车化推广的先锋大众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柴油车型也只是出租车等特种车辆上使用,轿车化使用还面临很多考验。而北京等地区更是对柴油车型进行了特殊的限制。

  但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柴油车冒黑烟、噪音高、震动大、污染严重,令人望而生畏。一说起柴油车,消费者的感觉都不好!因此柴油车的发展在中国一直处于局部和细分市场的发展,而难以进行全国性质的推广。

  尽管如此,国内厂商中还是有不少企业在从事先进柴油机的研发,只可惜局限在数量有限的非轿车领域的使用将大大阻碍柴油的广泛化推广效果。

  现状:宣传的很好,但是政策限制和消费者短期内难以接受。

  正是由于国内目前有这么多替代能源发展的不确定性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其无限可能性,虽然这样的可能性目前仍然遥遥无期,但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替代能源的开发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而投资过热带来的必然是巨大的投资风险。

  来自官方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以研发新能源汽车名义设立的企业至少超过100家,投资总额高达百亿元人民币,由于投资方向五花八门,蕴藏了巨大的投资风险。

  “我们想知道的不是有多少家企业在进行替代能源的研发,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国家相关的新能源政策还不明朗,在生物燃料、混合动力、电池车等几种替代能源燃料中,未来究竟主要发展何种替代燃料?”某汽车巨头老总对此忧虑重重。

 
  戴博琦责任编辑:Bor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