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现在时间是:
 
综合新闻 | 行业研究 | 企业研究 | 数据参考 | 注册经销 | 精品卡车 | 二手卡车 | 用户之声 | 配套产业 | 环卫车辆 | 建筑车辆 |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 专汽研究 | 专汽链接 | 政策法规 | 公路物流 | 超限运输 | 卡车制造 | 配套企业 | 物流场站 | 卡车论坛 | 会展报道 |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重卡结构面临洗牌——斯太尔家族传承与颠覆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吴越


  编者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富国之源。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企业应结合本国国情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积累知识、技术和人员经验,为使我国企业从技术引进过渡到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八十年代初我国从奥地利引进了斯太尔平台技术,经过20多年的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硕果遍地开花,可以说,斯太尔已经是中国重卡的灵魂,属于中国重卡自己的灵魂。随着全国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社会分工的日臻细化、公路网络设施的完善、集装箱运输业规模的扩大,加之治超、计重收费等政策的实行,大吨位重卡将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同样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重卡涌现,特别的解放J6的下线,斯太尔平台受到了巨大冲击,不过无论是传承还是颠覆,对于中国重卡行业来说,都是进步,对于技术引进来说,斯太尔都是成功的典范。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随着全国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社会分工的日臻细化、公路网络设施的完善、集装箱运输业规模的扩大,加之治超、计重收费等政策的实行,大吨位重卡将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  

  解放J6与东风天龙欲撼斯太尔地位?

  鉴于15吨级以上载货车是今后重卡市场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一汽解放近几年来踊跃地向几家斯太尔平台企业的传统阵地发起“挑战”,推出了奥威和大威两大系列15吨级重卡产品。一汽解放的特色是“根深叶茂”,它旗下既有整车厂,也有独立的发动机厂(一汽大柴和锡柴),还有诸多零部件分厂,配合起来比较方便,各大总成的匹配性也很好。与东风全面合资不同的是,一汽集团的商用车部分(即一汽解放)没有并入合资公司中。而前几年与德国奔驰的合作谈判也最终流产,决定了一汽解放在开发重卡产品上只能是自主研发,自力更生。

  2007年7月15日,完全由一汽解放自主研发、历经6年精心打造的具有当代世界级水平的解放第六代重型卡车——解放J6正式下线投放市场。解放J6是一汽解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它标志一汽解放卡车产品结构调整的基本完成,由中型、准重型走向重型化的新时代;标志一汽解放完全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实力的卡车自主研发体系的形成和解放品牌向世界级品牌迈进的开始。

  东风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商用车生产厂家,在与日产全面合作的背景下,历时三年自主研发的创新重卡产品“东风天龙”在投放的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标志着东风商用车驶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的重卡时代。东风天龙是东风商用车公司融合东风的技术积累和日产的管理经验自主开发完成的产品,在产品亮相前,已经过了各种复杂路况的验证,在市场导入期,天龙又进一步经受了用户实际路况的考验。

  近年来,重卡领域新势力不断涌现,再加上来势汹汹的一汽解放和东风,重卡结构更新加速,重卡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夺战。然后在斯太尔平台产品面临新平台撼动之时,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重型车厂家在推销产品时,都心甘情愿地与斯太尔发生牵连呢?说白了,这是因为斯太尔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已经深深烙在用户的心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对于这种地位的阐述,我们需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再次去触动重卡引进时的那份激动。

  第一辆斯达-斯太尔下线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汽车工业严重“缺重”(载重8吨以上的重型汽车)的问题,我国组织了对重型载重汽车的仿制生产。1960年,重汽济南汽车厂利用外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黄河”牌JN 150型8吨载重汽车,实现了我国重型汽车工业零的突破,也拉开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1983年7月7日,斯太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该项目可行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行重型汽车厂的紧密联合,改组‘小而全’、‘中而全’的生产格局,改造工艺、更新设备、组织专业化大生产,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结束单一品种的生产历史。利用老厂改造新厂,在老阵地上发展新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以老养新、以新促老,实行‘双轨制’生产,交替发展前进”。

  1983年12月17日,为改变当时我国重型汽车制造业比较薄弱的格局,当时的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一戴姆勒一普赫股份公司在北京签订了《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引进总质量16~40t的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还引进了配套的ZF变速箱、转向器和富勒变速器等,建设规模年产重型车1万辆、发动机5000台,1986年技改项目开工,1995年验收。

  我国引进的斯太尔技术在当时处于国际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斯太尔技术的引进,为当时的中国重卡行业弥补了空缺,随后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开始对斯太尔技术进行吸收、融合、国产化、自主研发和创新等各个阶段。1986年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次图纸、明细表的消化吸收和中文化工作。这些图纸的中文化保证了按计划组织生产和批量出车的要求,使斯太尔技术很快辐射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载重车生产厂和相关科研单位,并将斯太尔打造成国内先进的重型车产品平台。

  1989年6月,我国第一辆国产斯达-斯太尔重型汽车在济汽总厂下线。此后,斯太尔几乎成为中国重型汽车的代名词。  

  斯太尔家族垄断重卡业

  在第一辆国产斯太尔重型载货车下线后的10年间,轻卡、中卡和准重卡在国内占据着重要市场,重卡销量持续低迷,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陷入了巨额亏损。2000年7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74次总理办公会,会议研究决定,对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将重汽集团分为三部分即中国重汽、陕汽、重庆红岩,分别下放地方管理。

  斯太尔三兄弟利用各自拥有的斯太尔技术,开发出源于斯太尔又高于斯太尔的重卡,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验证了引进技术二次开发这条路的正确性。

  中国重汽与斯太尔平台渊源最深,二次开发步伐也迈得最快。2001年开发出飞龙系列,2002年成功开发出了斯太尔王系列,2003年成功开发出黄河王子系列,2004年成功开发出HOWO-7系列、黄河少帅和斯太尔Ш等系列整车产品,2005年成功开发出HOWO-8系列、斯太尔豪骏系列、金王子系列、黄河将军系列。

  陕汽2003年第一辆“奥龙”重卡下线;同年第一辆“德龙F2000”重卡下线,2006年推出第三代重卡——“德御”重卡。重庆红岩2002年底推出“新大康——金刚”,2005年推出斯太尔“霸王”重卡。北汽福田在业内被认为是斯太尔平台企业,在2002年下半年造出第一辆“欧曼”重卡, 2005年推出“欧曼奇兵Ⅰ号”重卡,2007年推“欧曼ETX”重卡。

  经过20多年的市场考验与磨砺,斯太尔已经从一个欧洲血统的洋品牌,演化成为一个中国风格、融入中国血液、被中国用户广为接受的知名品牌。

  斯太尔在中国的20多年,不仅斯太尔车型、斯太尔品牌是公认的赢家,而且在斯太尔技术平台上,或被很多重型车厂家称为“成熟的”重型车平台上撷取这样那样部件及总成的“大块头”兄弟们,也或多或少地从这个平台上各取所需,从而发展了自己的品牌。

  斯太尔配套体系在为我国重型车产品质量性能的不断提升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自己也成为比整车厂更大的赢家。

  这个配套体系不仅支撑了斯太尔品牌的车型,而且还支持了众多非斯太尔品牌的重型车产品。斯太尔技术平台,使我国的重型车配套体系从散、乱、差的落后状况,一步步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基础,并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完整的供应体系。这个体系使斯太尔车型产品日新月异,而且为我国重型车产品进一步升级换代提供了必要的准备。除此以外,斯太尔配套体系也为新一轮引进的最新重型车产品实现国产化作了铺垫。

  对重型车行业整体而言,这个体系的建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传承与颠覆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中期,重卡业将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按照“马太效应”中强者越强的原则,三家斯太尔平台企业在物流装备业这块大“蛋糕”中的销量绝对数仍会继续增长,但总体份额会有所降低。“此消彼长”,这其实是东风天龙、解放J6、华菱和格尔发等新势力的销量扩张和市场占有率扩容导致的必然结果。

  市场是孕育“英雄”的土壤。中国重卡市场目前虽然市场容量还不够大,但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产品的不是企业,而是用户。中国卡车运输市场个体运输所占比例较大,这种特殊的用户结构,使得中国用户对卡车产品性能的选择具有特殊的偏重性。作为一个“脱贫机器”,价格始终是卡车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特别是汽车消费信贷的严格控制,使个体运输的起步门槛大大提高。

  一份市场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用户购买卡车时考虑的因素,首先是价格,其次是是否“有劲”,即车辆速度和功率,其后依次是维修费用和油耗,之后才是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

  “斯太尔”卡车虽然超载能力很强,底盘耐用,配件遍地开花,维修方便……但种种优点并不足以掩盖其舒适性差、外形看上去比较“傻”的缺点。于是,重汽一边继续改进原有产品,一边与沃尔沃合资,用沃尔沃的驾驶室模具铸就了HOWO系列;陕汽与德国曼合作,借用MAN F2000车型打造了陕汽的“德龙”;红岩慢了一拍,但也有望使用依维柯的驾驶室“改头换脸”。

  解放、东风等国产品牌重型卡车尽管近年来,在重卡方面成果不俗,但是多年来一直走在“准重卡”的怪圈中,使得其重卡市场匮乏。在解放奥威、解放J6、东风天龙重卡英雄问世之前,斯太尔已从内到外已经历了几轮大的改进,早已今非昔比。另外,遍布国内的斯太尔维修点、服务站为重卡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维修服务和备件服务,在此基础上重卡用户更偏重于和斯太尔有关联的重卡作为赚钱工具。如此看来,全新的平台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可谓是胜算渺茫,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据悉,2007年3月5日,200辆东风天龙重卡从湖北十堰出发经天津港出口伊朗市场。解放J6在先进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将积极开拓独联体和拉美市场,并向东欧和北美市场渗透。在北非,出口量与日俱增。在越南、叙利亚等国家,2007年上半年出口近3000辆。

  由此看来,国内重卡市场斯太尔的垄断地位在短期内是无法撼动的;而在国际重卡市场洗牌已经开始,斯太尔能否经得住新型势力的冲击,还须拭目以待。


『中国·斯太尔备忘录』
   ☆ 1983年3月29日 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成立。
   ☆ 1983年7月 国务院批准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
   ☆ 1983年12月 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签订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
   ☆ 1984年11月 国家计委批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斯太尔产品制造技术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 1985年3月13日 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第一辆SKD组装的斯太尔重型载货汽车下线。
   ☆ 1986年10月 国家计委下达《关于解放、东风、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实行计划单列的通知》。
   ☆ 1989年6月23日,济南汽车制造总厂装配出第一辆斯达—斯太尔汽车,并于当日在该厂总装配厂举行了新车下线仪式。
   ☆ 1989年10月 斯太尔重型汽车发动机基建项目在山东潍坊柴油机厂通过国家验收。
   ☆ 1991年2月2日 中国与奥地利合作生产斯太尔柴油机和斯太尔系列重型载货汽车,经中奥双方技术专家的试验及检测,通过考核验收。
   ☆ 1993年3月29日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振兴重型汽车工业,为经济建设服务”。
   ☆ 1993年4月7日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在北京举行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中奥两国总理出席。
   ☆ 1993年11月26日 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斯太尔柴油机引进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 1994年11月 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海关总署确认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技术发展中心为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 1995年4月8日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在济南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 1995年4月21日 国产斯太尔重型汽车第18000辆下线,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在铁道部部长韩杼滨陪同下出席下线仪式。
   ☆ 2000年9月三大重汽重组。
   ☆ 2000年12月28日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下放重组后,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重庆片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子公司组建了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01年5月2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下放山东后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
   ☆ 2002年9月,陕汽在整合宝鸡华山车辆厂、联合陕西东隆公司等多家企业组建陕汽集团的基础上,又以全部优良资产与湘火炬合资,重组改制,组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戴博琦责任编辑:Bor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