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世界著名品牌“固特异”(goodyear)欲进入中国市场之时,其轮胎品牌为“鹰”,这个品牌已在除了中国以外的50个国家进行过商标注册,但中国有“鹰”在先。早在1985年,呼和浩特橡胶厂就为其轮胎产品注册了“鹰”商标,并一直在使用该商标。为使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固特异以215万美元收购了呼和浩特橡胶厂的“鹰”牌商标。为什么固特异会如此不惜代价?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各大汽车集团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本田、丰田、日产、宝马等都已进入中国,国外汽车零部件公司随之也纷纷渗透进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时,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固特异当年作出的选择是多么有预见性。
从最初整车企业为达到国产化要求而到处“请客上门”,到现在外资零部件企业大举进驻中国,进而引发业界对零部件将被外资“全盘控制”的担忧,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引进外资的20年里,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变。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70%已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200家。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4035亿元,其中,外资(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仅占20%-25%。
目前,外资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更是高达90%。
有人说,这注定是一场比中国整车制造业更为严重的危机。
外资眼中:廉价劳动力就是金子
问及“为何来中国投资建厂”,几乎百分之百的外资发言人都会模式化地回答“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很快,空间也很广阔,我们十分看好它的潜力”。没错,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潜在市场,这些的确是吸引外资来华的原因之一。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跨国巨头加速布局中国的背后,更令他们垂涎的却是中国诱人的低劳动成本和因此换来的高额利润。
日本零部件企业生产线上,使用的机器人多于中国,很大程度是因为日本劳动力价格比中国贵。在欧美国家,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越来越重,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而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却越来越明显,由于其特有的成本优势,每辆汽车的制造成本平均比西欧和北美要低1000-2000美元左右。
说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妨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位于美国加州的国际超级工业公司是生产铝制汽车轮毂的巨头,该公司每年向通用和福特提供的轮毂占两家公司所需总量的85%。长期以来,该公司的总裁斯蒂文·伯利克一直排斥中国产品,中国制造的轮毂质量从来没给他留下什么印象,而且跨洋运输等一系列问题也显得过于复杂。但是,现在伯利克受到了来自通用和福特厂商方面的明确压力:将轮毂的价格降到中国同类配件的价格水准。如果这家公司不同意这项新的条款,两大汽车巨头将直接与中国汽配商交易或者将生产权转让给北美其他愿意接受这项条款的轮毂生产商。
通用和福特现在都承认在包括汽车雷达、汽车音响、制动系统、悬挂装置和铝制轮毂等多种汽车配件领域,中国产品的价格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其价格是基于工人每小时90美分报酬制定的,而美国相应则是22.5美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达菲公司是美国一家汽配巨头,从他们开始将生产转向中国后,已经节省了40%的支出。该公司目前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有20%出口到北美和世界其他市场。
丰田公司旗下的福斯特电子公司北美分部从1988年起在墨西哥生产汽车音响,但自2003年起,该公司把其所有汽车音响生产转移到了中国广州。据福斯特公司的高层表示,这一生产转移为其公司节省了20%的费用。
中国汽配巨头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表示,其在杭州的企业每天要接待大量来自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以及大型的美国、欧洲汽配生产商,万向集团出口到美国的底盘、悬挂装置、制动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减震装置等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因为他们都希望利用中国的公司来降低价格。”
不管是什么样的零部件厂家,所追求的都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一般来说,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零部件创造的,零部件业对汽车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整车价格的持续下跌以及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汽车产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为有效控制和消化不断增加的成本,整车企业的全球扩张必然带动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跟随其脚步。
外方手腕:骑“特洛伊木马”入城
先通过合资拿到进门证,待熟悉市场和产业生态环境后,再进行独资或控股,杀得对方无还手之力。外资在零部件行业上演了一幕幕“木马屠城”大戏,这在国际上已早有先例。
丰田和通用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时,外界一致的看法是,通用可以借此学习到当时被奉为神话的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从而获得了最大的益处;然而大家所忽略的是,丰田通过与通用的合资,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了美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及其供货价格,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在美国另外开办独资工厂,为丰田在美国快速攻城略地打下坚实基础。所以,丰田才是那次合资的最大受益者。
在2004年以前,汽车零部件合资还受上一代汽车产业政策的约束,外资不能在关键零部件企业中占控股地位,所以很多零部件合资公司都维持着50∶50的持股比例。自2005年4月《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陡然高涨——当年新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就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为2004年的3.2倍,其中不乏德尔福、日本电装、住友、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日本富士通电子等零部件跨国巨头。而很多外资公司更是立刻行动,取得了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权。除合资途径之外,外资零部件企业还通过“推拉”策略,兼并重组内资零部件企业。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里,跨国零部件巨头在华投资正在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汽车零部件行业越来越清晰的外资独资倾向,以及外资对核心技术牢牢掌控的局面,已突现出中国零部件业发展的危机,业内人士因此提出的“产业安全”论绝不是骇人听闻。
博世在上海的一家合资企业,曾有中方人士反映合资公司的中外双方权利不对等,上海市政府和上汽集团曾邀请几位退休专家去调查协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博世的做法很聪明。它不要求担当合资公司的董事长,但却牢牢把握住企业经营权。利用合资公司先进入市场,熟悉市场后,他们开始两条腿走路:通过高价采购核心零部件将合资公司的利润转移到自己的下属企业,导致合资企业利润日趋微薄或者亏损;另一方面,他们提出要求增加自己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比,否则将不引进先进技术。”知情人士透露。
最早进入中国的零部件巨头——博世,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13家分支机构、3家研发中心、6家合资公司以及6家销售公司,产品涉及电喷、ABS、控制和传动系统等多个领域。
由于《汽车产业政策》没有像针对整车合资生产一样作出种种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是长驱直入,可以独资或者完全控股零配件企业。中国本土零配件厂商一直持续着散、乱、差的局面,本土企业在实力雄厚的外资厂商面前,难免心生怯意。
本土现状:“体弱多病的边缘人”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WolfgangR.Wagner在日前的重庆年会上表示,目前,为德国大众、宝马、奔驰配套的中国供应企业,仅25%能达到A级水平,另75%的比例为B、C级,即不合格品。
在10月21日“2007联合国国际工业发展组织转包促进机构年度会议以及中国国际工业转包展”上,Wagner表示,“很抱歉说出这个残酷的事实”。他笑着猜测,这75%之所以得以通行,是因为供应商与公司销售部门良好的私人关系。
Wagner还指出,目前,德国轿车企业占有全球轿车市场21%的市场份额,通用德国整车厂会对零部件供应企业进行整体评价,达到92分以上的为A级。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不达标的原因中工艺质量的问题只占30%,根据德国的标准,另70%涉及研发、物流、交货期、售后服务等评价指标。
明年7月,是国家发改委《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给予合资整车厂商“60%本土化率”大限降临的日子。合资整车厂的“本土化率”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但中资零部件的技术升级梦想却并没有实现。
“为满足《办法》的本土化配套比例,我们去年就开始对发动机、车身、电装等部分采购进行了调整。”东风本田总经理尾崎满日前表示,目前C-RV、思域等车型的零部件本土化采购比例已经达到78%,本土配套商中一级配套商就达到130家。尽管尾崎满表示东风本田每年都会增加本土采购的比例,但据了解,东风本田130家本土一级配套零部件企业中,纯中资的零部件企业只有30家左右。而在思域1.8vti mt等车型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上,依旧是从日本进口。
“东风本田在车型质量上也是不会妥协的。”尾崎满意味深长地说。
“如果驾车驶往北京现代汽车厂,远远地你就可以看到众多的中韩合资零部件企业,众星捧月般环绕在汽车厂周围。”一位同行这样描述。可见,本土零部件企业要介入合资品牌的配套体系,依然比较困难,主要配套对象多为吉利、江淮等自主车企,给奔驰、本田等企业配套的多为维修件。在高端技术方面,中资零部件企业还徘徊在门外。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定点零部件生产厂家为2000家,而实际上超过了5000家。这些企业规模小,80%以上的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130家,50万元以下的却高达2700家,生产成本高,行业整体效益低下。
本土希望:期待千万个“万向”
一旦中国的企业成为外资的加工厂,危机显而易见。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将失去自主的研发能力,永远被人摆布处于产业链最低端而得不到发展,同时,一旦有更有优势的加工地区出现,已经掌握主导权的合资、外方独资企业,完全可能将其在中国的加工基地转移。
这不是大意的揣测,但中国零部件产业并非没有希望。科德宝集团中国区代表文汉德从一个老外的立场上,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中国要有自己顶尖的、国际一流的企业!
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商万向集团成为美国AI公司的第一大股东。AI公司是专门为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提供模块装配及物流管理的公司。此次并购使万向在美国的子公司达到了19家。万向海外公司的销售收入将达到600亿元。
“万向集团已经扩展为零部件跨国公司,成为通用、福特的配套伙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如果我国涌现出100个万向集团,那么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大有希望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零部件与整车生产相对分离,有的国家不生产整车,但零部件工业很发达。我国有部分整车企业不景气,应及早转向零部件生产。”郑新立补充道。
整合本土资源也好,研发核心技术也罢,说到底,中国零部件产业需要更多像万向一样的跨国公司。外资“木马屠城”也好,长驱直入也罢,自身强大将是对其最好的回击。
威伯科:独资工厂利润惊人
11月初,记者来到威伯科(WABCO)青岛生产基地。作为全球领先的商用汽车电子制动、稳定、悬挂和变速控制系统的供应商,威伯科在业内小有名气。估计,这样一个全球性集团下的工厂应该有一定的规模吧。
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目的地终于到达。而让记者一行人吃惊的是,厂房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壮观”,甚至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整个生产车间不过1000平方米,而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在使用,在这三分之一的面积内,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晚班工作的工人不过三十几名。
经过深入了解,威伯科给人的震惊还有更多:
●威伯科青岛工厂目前员工仅有240人,规模仅相当于国内普通的乡镇企业;
●青岛工厂担负着供给国内市场与出口的双重任务,客户包括中国的重汽、一汽、东风、金龙、福田、宇通、中集和东风康明斯;日本的日产柴、日野和五十铃;韩国的现代汽车以及美国的Meritor WABCO;
●仅ABS系统,威伯科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65%;
●威伯科的产品每年应用在中国的商用车单车中约为100美元,如果按国内商用车年销量粗略统计,销售额十分可观;
●青岛工厂是威伯科的独资工厂。
以上五点,足以印证一句话,那就是“以四两拨千斤”。
科德宝:点破中国零部件业软肋
德国著名家族企业——科德宝集团11月26日在北京宣布:在未来几个月将对中国市场追加2.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一项主要投资将用于威巴克烟台工厂的建立,预计于2008年竣工的威巴克烟台工厂,是科德宝集团正在规划成立的一家新的空气弹簧生产公司。目前,科德宝集团有40%的销售额来自汽车业务。
媒体问答时间里,记者对科德宝集团中国区代表文汉德发问:“目前中国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且发展速度仍在加速,对此有人提出了“国内产业安全论”的说法,也就是说外资已经对本土企业甚至中国零部件业构成了威胁,对此您怎样看”?
文汉德的回答让记者再无继续追问的勇气:“我个人认为,外资进入中国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中国在零部件业里要有自己顶尖的企业。”简单的回答,却一语点中我们自身的软肋。
老外的意思很明确:狼来了不是什么大事,就怕你们没有好的武器,没有还击的能力。
跨国巨头近期中国脚步
SEP:美国阿文美驰公司与中国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一家底盘系统公司。
OCT:美国伟世通公司在沈阳投资的汽车饰件项目开工建设。
德尔福与中国企业合资兴建的汽车半轴企业在芜湖筹备。世界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德尔福宣布在京投资一家汽车安全产品企业(厂区面积达18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三条汽车安全带生产线,年生产能力70万条,不久将开始向欧洲的客户供货)。
NOV:日本精工集团宣布,将与浙江万达集团合资兴建一家新工厂,将批量生产低成本的汽车方向助力系统,精工和万达将分别出资60%和40%。
世界第二大自动变速箱厂商——JATCO株式会社落户广州科学城。
DEC:日本最大的汽车部件厂商——日本电装株式会社宣布,将扩大在中国工厂的发动机部件和车载空调的生产,2010财年(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之前把在华销售额提高至2200亿日元(约111日元合1美元)。
商务部酝酿汽车零部件反倾销调查
一直在国际贸易中遭受调查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第一次在国内向外资企业挥起反倾销大棒。
12月4日-5日,商务部召开的一次重点行业维护产业安全工作会议上,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作为外资参与较多的行业,受到高度重视。
“2008年,中国将建立完善的汽车产业安全预警体系,扩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监测范围。”一位消息人士称,不只是指导国内企业如何处理国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国外产品对国内形成的产业安全问题,国内企业也可以发起针对国外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商务部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开展行业零部件重点企业的反倾销工作,但具体开展方案还在制定中,可能明年初在行业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