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许多国际化的重要产品或业务,不再由母公司自己在异域设立分公司直接生产或经营,而是通过国际分包形式交于别国企业生产,自己仅以发包方身份购买与验收产品或服务,而后组装成品或为用户提供最终服务。由此,一家公司也可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生产经营网络,借助这个网络,可以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借助业务分包而实现国际化的过程或方式,被经济界视为“外部寻源”过程,英文做outsourcing,汉语大多译为“外包”,我们早先的研究认为,按照国外经济学界的解释,译为“外源化”当更为贴切。
一、汽配产品:跨国公司“外源化”的典型产品
历史地来看,西方国家企业“外源化”从一开始就与汽车制造业天然地联系在了一起。由于这个产业的产品生产在时空上的可分割性,因而成为企业“外源化”的首选行业之一。“二战”以前,全球汽车行业的生产方式以美国福特为典型代表,取空间上高度集中或高度一体化的模式。有关资料显示,福特公司战前生产模式是,除了铁矿石、煤炭等钢铁冶炼上游产品与原料而外,下游其他生产环节几乎全在公司内部组织。就是说,从金属材料的冶炼到零部件热处理,从金属坯子的铣削、冲压到部件的焊接,从汽车总装到喷漆与装运等几百道工序,全在一家公司内部完成。对此,保罗?克鲁格曼不无夸张地说,福特公司“在一端吃进焦炭和矿石,在另一端吐出轿车”。“二战”以后,此种高度集中的生产模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分包制,一改美国福特及通用等汽车业大亨的传统方法,不再将汽车生产的全部环节置于本企业生产系统之下,而是将一些非核心制造环节从本企业业务中剥离,分包给成千上万个专业制造商去制造,或直接从世界其他地方采购,本企业只控制关键部件的制造、整车组装、销售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等业务。由于这一创新,丰田公司在短期内实现了规模扩张与技术的大幅度提升。丰田的成功使这种模式得到全世界汽车制造商的青睐,并被迅速采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汽车制造普遍采取了整车与零部件分开的生产方式。
目前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采行了广泛的“外源化”组织模式,将非核心生产过程乃至研发触觉从国内拓展到了世界主要地区。它们将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予以分包,从世界各地采购性能价格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零部件供应商。国际权威机构估计,目前欧美日几大汽车制造商,零部件自给率平均仅为30%左右,并继续呈下降态势。WTO早几年的有关报告(1998)曾经指出,在美国通用汽车生产中,一辆整车总造价的30%来自韩国的装配工序,17.5%来自日本的零部件和先进技术,7.5%来自德国的设计,4%来自台湾和新加坡提供的小配件,2.5%来自英国的营销活动,1.5%来自爱尔兰和拉美某国的数据处理。这样就意味着,只有37%的造价是由美国厂商提供的,其中汽车最终制造商通用提供的造价当更低!
近20多年以来,随着中国基础工业尤其是机电产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异军突起,成了跨国公司汽车制造业务“外源化”的重要目标产业。美、欧、日等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全球采购触觉正在伸向中国,且有迅速扩大的势头。国际著名投资咨询公司美林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通用汽车正在扩大对中国零部件产品的采购量。该公司预测,从2003年到2009年6年,通用公司在中国的汽配产品采购额,将由2亿多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左右。而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预期,2010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量将由目前的3-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6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正在成长的巨大汽车市场,正在吸引全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注意。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纷纷移师中国,扩大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至少有70家在中国拥有业务。在华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总数达到1200多家。其中世界头号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在我国已设立了15家独资或合资企业,而另一家零部件巨头“博世”在我国也拥有150多个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站点。
二、浙江汽配产业国际化:现状与问题
在最近20多年的工业化快速推进中,浙江汽配产业几乎从零开始,而后异军突起,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截止2003年底,浙江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67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4家,产值达397.8亿元,占全国的18.2%。产品涵盖了整车制造所需的所有五大类零部件系列。包括汽车发动机总成、制动器、曲轴、万向节、传动轴、轮毂、组合汽车仪表、真空助力器、悬架总成、滤清器等产品。汽车零部件生产在浙江也形成了区域“块状经济”。其中以温州瑞安、台州玉环、绍兴余姚、上虞等地集聚最为多。这些集聚地的汽配产品年销售额少的在数十亿元,多的达上百亿元。其中仅玉环一地,汽配产品年销售额就占到全国汽车配件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强。玉环由此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可的国内第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浙江汽配产业市场有四根支柱:一个是国内配套市场,尤其是汽车业龙头企业。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整车生产企业,均对浙江汽配产品有所依赖。其中一汽、东风、上汽国内三大汽车制造商,近年有一半左右的国产零部件购自浙江;另一个是国内汽车独立销售与服务市场。近年随着家庭小轿车及农用货车的迅速普及,汽车服务业发展迅速,该行业的零部件需求也大幅度增加;第三个是国际OEM市场,即贴牌生产市场。目前,万向、万丰奥特等企业在该市场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第四个是国际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这个市场对零部件质量、采购流程等方面的要求没有国际配套市场那么严格,因此成为了浙江汽配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浙江汽配产品的外贸出口主要有四个特征:
其一是,出口额与出口价格同时攀升,这与服装、一般机电产品形成鲜明对照。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到2004年,汽配产品出口额由5906万美元增加到77924万美元,增长了12倍,同期出口产品平均价格每公斤两美元左右上升到近3.5美元。表明这个行业的外贸条件在大幅度改善。
其二是,出口主体为民营企业。这与广东等沿海地区汽配出口主体形成鲜明对照,后者主要为外商投资企业。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汽配产品出口额,已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2004年以来,这个比重进一步上升,目前接近60%。
其三是,出口企业众多,因而单个规模偏小。2004年,近700家企业出口汽配产品,其中500多家出口额不足100万美元,占总数的近80%。
其四是,出口市场以北美、欧盟和东南亚为主。其中美国最多,2004年浙江对美国汽配产品出口总额在3亿美元以上,同比翻了一番多,占出口总额的45%以上。
浙江汽配产品出口的一个主要趋向是,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西方跨国公司的“外源化”系统,成为欧美汽车零部件经销巨头“外源化”业务的重要供应商。这与浙江生产“轻、小、劳(密)”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吻合,从而极大地促成了浙江汽配行业初期的快速发展。然而,正由于浙江汽配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低端供应商的位置,它们在谋求自身发展、积极参与跨国公司外源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所有问题中,以下四类问题较为突出:
第一类表现在技术上。总体来评价,浙江所产汽车配件产品技术含量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世界上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家都纷纷把航天、航空、电子等技术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和总成上,安全技术、动力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然而,浙江汽车配件出口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研发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出口多为仿造、抄袭的产品,所以通用件占零部件出口的比重很大(占1/3以上),核心部件出口比重小。
第二类问题表现在内外资本嫁接上。与京、沪、粤等汽车零部件大区相比,浙江汽车配件产业吸引外资不足,内外资嫁接欠缺,由此导致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之零部件比重过低。这不利于该产业借助跨国公司合作来获得改进产品的技术。目前,通用、福特、大众、丰田、宝马等世界最大的9家汽车跨国公司已经进入我国,世界各大轿车零部件企业也跟随整车厂来国内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但最新数据表明,浙江汽车零配件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的,总额仅有千万美元左右,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不足8%。
第三类问题表现在管理上。浙江汽车配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总体较为落后。很多中小民营企业还没有摆脱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它们没有具体的文档管理体系来管理定单以及翻译的资料,不熟悉保密协议,没有取得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如QS9000, TS16949等)。而这些都是作为跨国公司的OEM供应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四类问题是市场的。浙江的汽配企业在生产成本上普遍承受着所谓“两头挤压”困境。一头是上游市场,上游钢材、能源等产品价格节节攀升,推动着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另一头是,下游整车生产厂商不断压价提级采购。这种两头挤压导致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不断下降。
汽配企业虽然可以借助跨国公司外源化实现出口扩张,但问题在于,单纯依靠出口贸易而不在管理和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难以推进进一步的国际化。
三、借助“外源化”实现国际化:汽配产业的成功路径
如前所论,业务外源化是当代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大势。对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说,顺应汽车生产巨头外源化潮流,承揽外源化业务而求得自身扩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事实上,目前浙江汽配产品的出口,多半已被纳入了跨国公司外源化的全球采购体系之中了。对于浙江汽配制造企业来说,打入跨国公司“外源化”系统,无疑是实现国际化的第一步。事实证明,通过这一步,最终也可实现国际化跨越,达到国际化的较高层次即企业自身跨国公司化。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实践,恰恰就发生在汽配业,其中万向集团的实践最为成功,也最具典型意义。
我们知道,万向是目前国内经济界、企业界公认的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典型。自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其国际化战略以来,万向迄今在美、英、澳、加等8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企业2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个跨国公司的构架。然而略微考察一下万向的国际化之路,便不难发现,这个企业的国际化,大体上依循了从外源化低端承包商到“反客为主”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路径。具体来说,万向集团的国际化进程经历了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承揽国外汽车零部件经销商“外源化”订货。按照万向集团“厂史”材料,1984年该厂接到第一份海外汽车万向节订单,开始涉足国际市场。此后十余年时间,万向几乎完全靠海外订单扩大出口。这些订单,多半属于欧美汽配经销企业的“外源化”业务。其中美国市场最重要的外源化采购商是舍勒公司。
第二步:设立海外营销机构,在目标市场直接销售产品。1994年,万向在美国设立第一家海外营销机构,与美国汽车零部件外源化经销商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实现了初步国际化;第三步“反客为主”,收购国外汽配产品经销企业,实现由外源化业务低端承揽商到中端采购商的跨越,并打入美国汽车龙头企业“外源化”采购系统。2000年,万向收购美国知名汽车零配件经销公司——舍勒公司,由此打入了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生产商之间的外源化中介环节;第四步:以“主打”汽配产品经销为核心业务,实现多国多元化扩展,建立跨国公司架构。2001年万向成功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 2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此举不仅使万向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专利技术,提升了万向中国的制造能力与产品质量,而且还借助被收购公司原有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把产品打入了西方主流市场,并逐步推广“万向”品牌。
万向集团此种以参与外源化而最终实现国际化的路径,表明汽配企业完全可以从参与外源化起步,而实现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对于浙江众多的汽配企业来说,应抓住目前跨国公司生产“外源化”的机遇,先从低端供应商做起,逐步进入中高端配套系统;从海外售后市场做起,积极承揽OEM业务,最后实现反客为主的国际化跨越。
要实现上述跨越,浙江汽配企业必须好一些“基础性”工作,在参与外源化的早期阶段,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节点”:
其一是,注重产品质量,自律出口行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在外源化早期阶段尤其重要。 与其他“浙货”一样,浙江汽配业目前不仅受到假冒、伪劣产品之害,而且受到行业无序竞争之苦。客观地来说,企业要牢牢抓住跨国公司外源化业务,不仅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且应规范自己的出口行为,切忌压级压价,自相残杀。
其二是,注意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保护本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应尊重与保护别人的知识产权,尤其是外源化业务发包方,即国外龙头企业的知识产权。这一点,是长期获得外源化业务的重要保障。
其三是,走联合之路。前已论及,浙江汽配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众多,平均规模微小,这不利于开发规模经济利益。而在全球化时代,单靠这种微小企业单打独斗,是很难长期获得跨国公司外源化业务的。目前汽车业的全球采购发展的大势是系统化与模块化,比如轿车不再采购单一的车锁、电动玻璃摇窗机和防盗产品,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车门模块系统;不再单独采购转速表、CD机和控制开关等单一零部件,而是采购整个仪表板模块。这样,那些不具备模块化供货实力、而只提供单独零部件的供应商,就必须走优势互补之路,通过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结盟汽车系统公司,做模块化供应商的二级、三级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避免在新一轮的汽车配件产业结构调整中被市场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