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综合新闻 行业研究  企业研究  数据参考  注册经销  精品卡车 二手卡车  用户之声  配套产业  环卫车辆  建筑车辆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专汽研究  专汽链接  政策法规  公路物流  超限运输 卡车制造  配套企业  物流场站  卡车论坛  会展报道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品质铸造价值 江淮第40万辆轻卡下线

  中国卡车网原创新闻组 顺美

 
  1958年3月10日,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在南汽诞生。50年间,曾经在轻卡行业一试身手的企业多得难以计数;但时至今日,常被提起的不过东风、江淮、福田等七、八家。今天,江淮轻卡产量突破40万辆大关,不仅是江淮汽车企业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汽车品牌的骄傲。

  9月12日上午,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辆蓝色威铃轻卡在大家期盼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中缓缓驶下生产线,至此,江淮汽车轻卡产量突破40万辆大关。

  40万辆,对于乘用车企业可能不算新闻,但对于年产销量相对较少的卡车企业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江淮汽车在这个激动的时刻却选择了平淡的度过。低调、沉稳一向是这个安徽汽车的处事风格。今年7月13日,我国卡车行业发展50周年之际,各卡车厂家纷纷利用这个机会歌功颂德;而作为卡车行业的领跑者,江淮汽车却在这片热闹声中表现得悄无声息。没想到事隔不久,江淮汽车却用实实在在的数字给我们一个惊喜。

  回顾我国卡车50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江淮却能以其强劲的发展实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并后来者居上。在04年井喷后,卡车行业出现较大回落,尤其是近两年在国际原油和钢材等原材料影响下,卡车行业呈现较大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江淮却以持续增长的方式演绎了一个神话。如今,江淮从一个年产不足千辆的小厂跃居轻卡行业前三甲,与东风、福田两强鼎足而立。

  抓住机遇 自主发展

  说起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首先要得益于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9.3%,汽车工业年均增长15%,大约为GDP增长率的1.5至2倍。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机遇,江淮汽车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1997年,江淮整合了卡车、底盘以及客车等业务,成立了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随后的一年内,江淮连续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填补了公司在体系认证方面的空白,为公司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扫清了障碍。

  2001年,江淮汽车完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打开了江淮集团的融资通道。紧接着,江淮汽车又对公司进行了股份制的改造,成立了内部职工持股会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自我改造”结束以后,江淮汽车开始针对技术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并实现了和韩国现代公司的战略合作,技术实力大大增强。

  通过一系列地调整,江淮渐渐展示其出强劲的发展实力。2004年江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轻卡产品实现了46.5%的增长,商务车、重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前15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中,江淮汽车成为其中利润及利润增幅均为第二位的企业。

  2005年国内汽车整车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下降,降幅达到29.79%,国内14家重点汽车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0%,但是江淮汽车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54%,利润同比增长27.63%,成为国内14家企业中唯一保持利润正增长的企业。

  今年上半年,轻卡行业整体增速继续放缓,江淮卡车的发展节奏依然有条不紊,其中轻卡的增长率达到15.3%,高出行业增速5个百分点,成为上半年轻卡行业的亮点。今天的江淮汽车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商用车基地,其轻卡产品已经稳居国内前三甲的位置。

  卓越品质成就卡车第一品牌

  江淮汽车一直强调“价值营销”这个核心经营理念,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营销”体系。所谓价值营销就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导向,以追求企业自身和用户的共同价值为目标所构建起来的一套完整营销体系。

  对于江淮汽车而言,价值营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价值营销的基础就是保证产品品质,有品质才有价值。江淮始终坚持精益生产和严格质量控制体系,不论是小薇还是宽体威铃、中体骏铃、窄体康铃、高端轻卡帅铃,这些产品的品质都获得了用户的普遍
肯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厂家都纷纷降价抢占市场,但江淮并没有跟风降价,反而适当调整了单台产品价格,而使得单台边际受益有所提高,市场销售规模没有因为价格调整而降低,反而实现持续增长,稳居行业前三,最终依靠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市场。

  产品品质始终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但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的保证。

  目前国内卡车企业在研发技术上还处于劣势,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脱离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江淮在这方面的做法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借鉴。江淮汽车公司在与国内外研发机构的合作中,始终坚持全过程的自主权。并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这样,江淮在保证研发成果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又获得了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技术,在学习与借鉴中是实现了将国外技术转变为自己发展阶梯的过程。

  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曾经说过:我们的技术创新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体,实现超越。”以我为主,就是要坚持自主发展,珍视自己的知识积累;兼收并蓄,就是要积极争取有利于我们发展的战略联盟和合作,敢于并善于运用全球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自成一体,就是要把最现代的技术、管理、文化成果与我们的自身优势相结合,形成有鲜明江淮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超越,就是要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强手,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把江淮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今年6月江淮自主研发的4AD1-1柴油发动机配备在帅铃Ⅱ产品上,其性能丝毫不逊色日本进口的4JB1发动机,不仅实现了动力性和油耗性的黄金分配,在油耗和噪音处理上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既实现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打造中国一流卡车基地

  轻卡是江淮的成熟品种,始终是江淮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专业才会卓越”,为了保证拳头产品的核心优势,江淮汽车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单独成立轻卡营销部;为了保证重点产品研发和营销实力,又单独成立帅铃项目组、亮剑项目组。各部门各司其职,以保证每类产品都可以精力集中、深入地进行研究和管理。

  在产品上,江淮对原有拳头产品不断升级改进,确保其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同时还不断丰富、完善产品品类,充分利用自身在轻卡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将轻卡事业“做大、做强、做全”。去年微卡产品小薇的上市,使江淮轻卡产品系列更加丰富和完善。

  目前,小薇、威铃、康铃、骏铃、帅铃等产品覆盖了从微卡到高端轻卡,从窄体到宽体的全线型谱。如今江淮的各个产品系列齐头并进,中国一流的卡车基地已经形成。

  2005年江淮汽车销量14万辆,2006年江淮汽车计划销量为19万辆,增长实现26%。其中江淮轻卡的产销目标过10万辆,较2005年增长20%。在国内市场取得辉煌的同时,江淮又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2006年初,为了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江淮将海外事业部单列,这使江淮真正地开始迈向国际市场。目前,江淮已在马来西亚、印尼、伊朗建立了KD工厂,2005年江淮轻卡出口达到7000辆,连续6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2006年,江淮计划出口突破1万辆。

  随着入世的深入,中国汽车产业逐渐和国际接轨,这给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汽车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相对于其它企业在营销手段上的绞尽脑汁,江淮轻卡用最本质的产品营销使众人的焦点重新回归到产品本身,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一个道理,那就是过硬的产品才是最好的营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