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用车到欧洲举行新品发布了。这是让所有欧洲人都感到新奇的活动。欧洲人对来自这个古老国度的商用车感到很陌生,又很好奇。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国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欧曼ETX不仅举行了发布,而且受到博物馆的收藏。
在与曼车的对抗中,它显示出了良好的赛车品质,虽说它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还有差距。对于此次活动,福田汽车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主要是展示中国商用车技术水平,找出与技术标杆(欧洲技术)的差距,并不断改进。
其实,福田汽车代表了许多中国汽车企业的心态:中国人钦佩欧洲汽车技术。在中国人眼里,欧洲汽车的技术水平代表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他们羡慕并钦佩欧洲技术。近些年来,无论是在安全方面还是在排放,中国汽车企业均朝着欧洲汽车法规看齐。中国许多汽车制造企业都主动让汽车测试部门测试汽车性能,验证汽车是否达到欧洲法规的要求。这反映出中国汽车公司钦佩欧洲汽车技术的心态。
中国有句古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说想得到某些东西,不是幻想就能得到的,必须要有行动。中国汽车公司业就是这样,它们不停留在对欧洲汽车技术的称赞上,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多方式学习欧洲技术。
近期,上汽、南汽购买英国老牌汽车罗孚的资产,通过资产运作实现了对欧洲技术的拥有。两家企业借此希望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在中国,更多的汽车公司是通过与欧洲汽车公司的合作来实现。欧洲的汽车设计公司、汽车咨询公司越来越多参与到中国汽车新车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中国的工程师们在和这些公司合作过程中,抱着谦恭的学习态度,对他们来说,合作就是一次有效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
另外,中国汽车公司还招聘“海归”人才和国际人才。这些有着在国际知名汽车公司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们在中国汽车公司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迅速带动了研发团队水平的提升。
福田汽车就是这样的例子。据福田汽车相关人员介绍,福田汽车近几年先后与奥地利AVL、英国莲花公司、德国BOSCH等公司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今年的4月28日,福田汽车与同样来自中国的发动机制造商——潍柴动力和德国BOSCH、奥地利AVL缔结了国际化战略联盟。在与欧洲公司的合作中,福田汽车和国际先进的研发企业并不是简单地“项目委托”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多方都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多方之间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培训,技术项目共同研制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提升了技术人员的研发水平。同时福田汽车放眼全球人才市场。目前在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工作的就有了二十几名来自日本、德国、韩国的外籍专家和二十几位“海归”人才,他们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工作多年后来到中国后投身到福田汽车技术研发中。在这些专家的带领下,福田汽车在NVH、造型设计、车身碰撞等方面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去年以来,自主创新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讨论的热点,中国政府希望中国汽车自主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到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十一五规划也迟迟未出,而2006年是十一五起始之年。看来,中国认真慎重地规划着中国汽车自主技术的未来。也许再过十年,我们看到东方会又有一个汽车技术强国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