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市场目前正处于从谷底慢慢回升的过程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恢复到高峰。因此,今年下半年重卡市场会在一个理性的调整阶段中度过。
重卡市场的起伏有自己的规律。回顾过去重卡市场发展过程的轨迹,大约相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从市场高峰转入谷底,然后再一步步回升到高峰。这种规律性的周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今年下半年从市场需求的车型上看,中重型载货车的增长不明显,而大吨位重型车市场会有不错的潜力。东风商用车公司最近刚刚搭建起来的大吨位重卡平台,瞄准的就是这部分市场。重卡销售理念在变化
在重卡市场,“省油+高出勤率+服务便利=赚钱的重卡”可进一步引申为“省油+高出勤率+服务便利=赚钱的卡车”。有专家认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卡车企业正以变应变,市场战略从“以我为主”向“以用户为主”转变。
贴近市场,贴近用户,“赚钱的重卡”理念来源于陕汽。“我们将用户的利润分解为总收入减去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由于固定费用无法改变,因此陕汽从提高总收入和降低变动费用入手提高用户收益。”陕汽市场部经理刘科强这样解释这一理念的来源。不仅陕汽,一汽、东风、福田、重汽等卡车企业近两年来均很重视用户需求,力图通过生产出“赚钱的卡车”赢得用户。
“赚钱卡车”的打造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在油价不断攀升、国家治理超载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一辆省油、故障少、维修方便且便宜的卡车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致富工具”。
事实上,“赚钱的卡车”并不仅仅只为用户赚钱,卡车企业在打造“赚钱机器”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品牌形象的提升,扩大产品的销售量,从而进一步赢得用户和市场,可谓是双赢。另一方面,“省油+高出勤率+服务便利=赚钱的卡车”这一公式的出现,表明中国的商用车用户也在走向成熟。重卡用户在购车时不再仅仅考虑价格,取而代之的是衡量“性价比”,即对性能、价格、质量、服务等进行全面比较,消费更加理性。
节油型重卡将成新靓点
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这已是今年国内第二次上调油价。油耗成本过高、能源浪费过大等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最前台,力推高效低耗汽车产品的呼声愈发强烈。然而,汽车产品中真正的耗油大户却一直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动辄百公里耗油30升以上的重卡产品,如何解决它的油耗问题更加刻不容缓。
通过市场调查,一辆用于长途货运的重卡产品,在正常运营情况下,每年的行驶里程约为25万公里。如果按照每百公里平均耗油30升计算,一辆重卡的年耗油量达到了75000升。以目前每升柴油最低4元的金额估算,一位重卡用户每年将付出高达30万元左右的油耗成本。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重卡保有量已达到160万辆左右,用这个巨大的基数一乘,国内重卡全年总耗油量竟然达到了1200亿升,折合人民币4800亿元左右。不但对能源的消耗惊人,更成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工程中的一笔沉重负担。
实际上,由于我国重卡的油耗问题长期受到忽视,产品节油性能大多处于初级阶段,一旦厂家注重采用先进的节油技术,降低油耗的空间则非常大。巨大的数据显示出,对于我们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大力推行节油型重卡可以每年节约社会成本近千亿元;个人用户选购节油型重卡可以直接降低3万元至5万元的经营成本;而对于广大企业而言,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转变,积极推出节油型产品,将有助于企业在下一个重卡市场回暖之际抢占先机。
据业界人士估计,由于国家缩减基础设施建设所导致的重卡行业产销“寒冬”将在今年年底结束,2007年至2008年将迎来新的“井喷”时期。从目前的市场动向来看,厂家已嗅到了回暖征兆,纷纷推出品质全面升级的重卡新品抢夺市场,其中,高端的节油型产品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从南汽跃进推出“一天节省90元,一年省钱3万元”的节油型凌野重卡开始,国内其他重卡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节油新品。据市场反馈显示,用户正在将节油性能作为购买重卡的首选要素,陕汽德龙06款、南汽凌野等节油新品都在今年一季度取得了可喜的销售业绩。
业界分析人士预测,受国际重卡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和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高端的柴油型重卡极有可能成为我国重卡市场未来的主导型产品,而节油性能也将和动力性能、安全性能、稳定性能等一起,成为衡量高品质重卡的主要指标。正如跃进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心平所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顺应社会发展方向和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最终决胜于市场,最终实现社会、用户、企业三方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