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车间不能拍近照。”说这话时,淄博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秦副总眼神中透着神秘。
在调试车间,工人们正在调试一批出口非洲的汽车
淄博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10万辆轻卡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被山东省和淄博市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确定为淄博汽车制造基地,是全市重点工程,总投资4.2亿元,主要承担轻型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设计年产10万辆轻卡、皮卡和SUV。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在淄博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有个车间很独特,平时这里都是“铁将军”把门。7月6日,站在这个涂漆车间门前,等待着专人开门的时候,记者心里充满了疑惑。
锁被打开了,先要过一个狭窄的通道,通道两边嵌满了瓶口状的金属物。这是什么?记者正要问,瓶口呼呼地吹出风来。
“吹掉身上的灰尘。”
大约一分钟的光景,风停了,通道门自动打开。偌大的车间,记者看到,车辆驾驶室外壳正在链条上慢慢滑动着,只有很少的几个工人在忙碌着。“这个大车间用人并不多,”企业后勤部部长孙即武一直强调着这点,
“都自动化了。”
“这套生产线我们投资了一个多亿,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秦副总的自豪显露在脸上。“中国重汽集团刚刚与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他进一步作出说明,前不久,为了寻找与车辆前处理工艺水平较高的企业合作,重汽到山东多家企业进行了采样。最后,确定了淄博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重汽的这块业务将交给我们。”秦副总笑着。没想到,一家以组装车辆为主的企业,也需要高科技含量的工艺流程。
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记者明白了,在这个大车间里,为何可以拍摄远景图片,但绝对不允许拍细节了。
没有高科技支撑的企业是脆弱的。在淄川,像这家汽车厂一样,利用高科技赢得市场的企业不在少数。目前,全区已拥有省级以上高新企业21家。淄川经济开发区的一名负责人说,淄博山大奥太电气工业园、山东双凤股份有限公司核苷酸项目、新材料工业园等,一大批高科技著称的项目纷纷上马。
工业是淄川区经济的命脉和支柱。新型工业的发展思路浮出水面:一份被企业家称为“尚方宝剑”的文件——《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淄川的意见》下发了。
6月7日,山东省县域经济会议召开,淄川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没有让淄川区委书记王树槐轻松起来。他说:“近年来,我们明显地感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拉大,追兵在逼近,他们快就快在工业上,我们慢就慢在工业上。全市评出的2005年度百强纳税企业,我区仅有6家,而且大都排名40位以后,全市双百工程中,也只有13家企业入围,这与淄川的地位极不相称。集中精力,突破工业,加快发展,迫在眉睫。”
6月10日起,淄川区各级领导到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求新、求变的淄川,一直马不停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