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综合新闻 行业研究  企业研究  数据参考  注册经销  精品卡车 二手卡车  用户之声  配套产业  环卫车辆  建筑车辆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专汽研究  专汽链接  政策法规  公路物流  超限运输 卡车制造  配套企业  物流场站  卡车论坛  会展报道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中国重汽全面改进总成结构技术 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中国卡车网原创新闻组 杨春华


  “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这是中国重汽的企业价值观;

  “不断地否定昨天,科学地组织今天,勇敢地创造明天”已成为中国重汽广大员工的座右铭。

  中国重汽本着对社会负责,对用户负责,为用户创造最大化价值的原则,不断向广大用户提供“亲人”的关怀,提供更加成熟优异的重型汽车产品。经过长时间科研、实验,在国际合作的推动下,在不断地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围绕提升产品可靠性、节能性,使产品品质再上新台阶,为即将到来的2007年奉献上一份真情厚礼——全面改进总成结构技术,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我们深信,这种敢为人先,甘于创新的举动,一定会给国内外广大用户带来满意的微笑,也一定会博得他们对中国重汽品牌产品的高度赞誉。

  2006年国内重型汽车市场稳中有升,预计全年总需求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5%。市场需求趋旺的态势和经过中国重汽自身的努力, 2006年中国重汽主导产品产销量将突破6万辆,再次登上历史新高点。

  中国重汽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得益于在陆续成功推出斯太尔王、HOWO、金王子等系列新型重卡产品的同时,不断致力于产品总成结构改进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本着对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使命感,本着对市场、对客户负责的责任感,中国重汽决定再次对现有系列产品进行大幅度、全方位的品质提升和技术改进。

  新改进和提升项目全面体现了中国重汽产品结构改进和质量水平的提升,包括:底盘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发动机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驾驶室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电气系统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制动系统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车桥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以及HW系列车型综合总成结构改进与提升等,共计65项新技术。

  中国重汽围绕产品结构改进和质量提升的战略意图是:

  ——以用户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从安全、可靠、节能、轻便等方面取得产品改进成果;

  ——以实现与国际先进重卡接轨为目标,不惜投入大的人力和财力,致力于人性化、舒适性、适应性、稳定性、耐用性等主导产品技术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以社会环境友好性为标尺,倡导整车节油概念,集多项先进技术于一身,打造世界先进动力总成,为和谐社会发展做贡献。

  ——基于20多年斯太尔汽车技术的积累与发展,并不断向国际先进重卡技术吸取经验,构建领先一步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平台。

  底盘部分得到大幅改进与提升

  中国重汽2007年产品全部采用NS-07新悬架系统,这将使车辆路面适应性大幅提高原悬架系统较易发生的故障和不足:车辆严重超载后,推力杆易损坏,桥壳受冲击大时易变形同时导致桥壳后盖焊接缝开焊。原悬架系统对底盘的保护不够充分,冲击大时影响底盘可靠性。

  新系统采用国际现行顶级重卡使用的最新结构,采用V形推力杆,将作用力均衡分配给两边纵梁,在桥与板簧之间采用减震模块,有效减轻了对桥壳和底盘的冲击。经长时间不同使用环境的试验,新系统在高负荷下各部件寿命远长于原系统,底盘可靠性大幅提升。新系统将后横向稳定装置作为所有车辆的标配,大幅提高车辆横向稳定性。

  转向系统的改进

  鉴于工程自卸车在前轴负荷高、地面凹凸和低速转向频繁条件下运行,国内重卡在用车辆普遍存在转向沉重、转向液压油过热、转向系统故障率高、司机易疲劳等问题。

  中国重汽本着“技术领先一步”的精神,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变不可能为可能”,对转向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进:包括提高转向系统工作压力(达到国际先进重卡通用18Mpa),并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匹配,采用ZF转向油泵。增强转向驱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转向器输出特性;改善转向操纵稳定性。真正实现了车辆在任何条件下的“转向轻便、使用可靠”。

  进气系统的提升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清洁、充足的空气。重型汽车特别是工程自卸车,作业环境灰尘浓度较高,普通空气滤清器难以适应,国内在用车辆大多数出现发动机早期磨损、机油耗高等现象。

  中国重汽成功研制了双管旋风进气道双进气道旋流滤清装置和油浴式空气滤清装置,并推出优化配置方案:普通公路用车采用双进气道旋流滤清装置+普通空气滤清器;工程自卸车采用双进气道旋流滤清装置+油浴式空气滤清装置+ 普通空气滤清器。该装置的使用,让发动机在粉尘恶劣作业环境中早期磨损和烧机油现象显著改善,中国重汽自卸车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制动系统的改进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重汽主导产品的安全性能,与国际先进商用车安全技术标准接轨,与全球同步、功能强大的ABS+EBL+TPM(ASR)系统、快插接头制动管路等,均可以根据需要选装。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必将大幅提升制动系统的整体性能,使中国重汽的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改进了散热系统

  2007年中国重汽全部系列产品均装配散热性能好、重量轻的铝合金水箱;装用新型节温器,过水能力提高了50%,增强了散热效果,减小了故障率;优化副水箱及其连接管路,使注水、排气更加顺畅;装用环形风扇,提高了通风效率,降低了噪声,并且拆装维修方便。车辆使用过程中在有些地区易出现的发动机过热、膨胀水箱“返水”等情况,散热系统的改进使车辆气候适应性更好、重量更轻、与发动机合理匹配可更有效改善燃油经济性。

  中国重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改进

  中国重汽节能Ⅱ号发动机配装全部系列车型

  应用在HOWO车已近半年,节油效果显著,性能良好的节能Ⅱ号发动机,将自2007年起开始在中国重汽全部系列车型上配装。

  发动机全部采用宽缸体。

  发动机的缸体是发动机最基础的部件,其作用就象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致关重要。中国重汽自2007年起将发动机的缸体全部提升为宽缸体后,这一全新技术让国内其他公司生产的斯太尔发动机远远落在了中国重汽之后,形成了两个基础的差异。宽缸体的结构经过计算和分析并优化后,其刚度、强度有了极大地改善,发动机高负荷、高温度工作时基本不变形,装于缸体内的各运动部件间的间隙始终保持正常状态,同时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会大大降低。这样就大幅度的提高了发动机的整机寿命,

  安装WABCO双缸空压机

  原单缸空压机是斯太尔发动机的一大故障点。鉴于车辆使用状况的复杂性,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消耗的压缩空气量越来越大,原单缸空压机由于排量小而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极易产生窜油现象,从而降低制动系统阀类的使用寿命,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同时,空压机断曲轴、连杆等较大事故也屡有发生,成为国内所有斯太尔发动机生产厂多年未能解决的重要难题。

  中国重汽于2006年下半年,在国内率先安装了世界著名的德国WABCO公司生产的与欧洲重卡发动机同步的双缸空压机。双缸空压机由于排量大、效率高、技术先进,因此其工作时间短、排气温度大幅度降低,极大减少了功率消耗;同时由于系统密封性好,不再出现窜油的现象,使卡车制动系统各种阀类零部件的寿命大幅延长。

  这些特点使双缸空压机较原空压机的可靠性和功能性都有显著的进步。经过大量条件苛刻的考核试验和批量投放市场使用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斯太尔发动机的原空压机的高故障率在中国重汽已完全解决,完全可以达到使用150万Km无故障的国外水平。

  有效解决烧机油问题

  国内重型汽车发动机烧机油现象,是一个大量存在令发动机生产厂难以解惑的问题,包括国内斯太尔发动机生产厂也始终无法解决这一难题。

  中国重汽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与欧洲发动机研发机构及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开发验证,在关键部位上取得了技术突破,尤其是活塞、活塞环和缸套摩擦副的优化匹配、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使中国重汽的斯太尔发动机烧机油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发动机机油消耗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配ISKRA起动机

  中国重汽发动机在2007年全部配装减速型起动机。之前,中国重汽曾装用过与国内其他斯太尔发动机相同品牌的国外减速型起动机,经用户批量使用,故障率仍很高、质量水平一般。因此,决定停掉该品牌,将ISKRA起动机作为主配套。新型起动机在欧洲重卡发动机的市场,远高于其他品牌的起动机,是历经考验、技术最成熟的发动机配套部件。

  采用新型增压器

  由于重型卡车使用工况较复杂,国内斯太尔发动机增压器漏油也是个重要的故障点。中国重汽发动机2007年将配装欧洲公司生产的新型增压器,既可充分改善低速性能,又在结构上做了重大改进、有效改善了增压器漏油现象。

  提升发电机技术

  发电机损坏、电压不稳定导致整车电器系统故障是国内斯太尔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中国重汽对发电机的调节器做了重大改进,使发电机的最大励磁电流和耐高压能力大幅提高,提高了发电机的寿命。同时,中国重汽发动机2007年将新结构1.5KW发电机作为标准配置,取消1KW发电机,发电机功率增加不但满足了车辆用电量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的寿命。

  增强连杆轴瓦强度

  2007年中国重汽发动机全部采用了国际著名的MIBA(米巴)公司生产的Synthec连杆轴瓦,它具有较一般重型汽车发动机的三元合金轴瓦更先进、更优异的技术特点。在抗磨损、抗腐蚀和更高的抗疲劳强度方面尤为明显。同时Synthec轴瓦达到完全无铅化的环保要求。

  燃油滤清器的改进

中国重汽将发动机旋装式大流量燃油滤清器改为一粗一细串联的结构,在完全保证滤清效率和过滤质量的同时,延长了燃油滤清器使用寿命,为用户降低了使用成本。

  最先进的符合国Ⅲ(欧Ⅲ)标准的共轨系统

  2007年中国重汽将开始批量生产完全符合国Ⅲ标准的发动机,其中关键部件之一的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的是日本电装公司(DENSO)在日本生产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产品。

  日本电装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柴油汽车共轨系统的公司。至今技术保持世界领先。中国重汽国Ⅲ发动机配装的共轨系统是国际先进重卡通用部件,具有三个最优特点,分别是,良好的电子调节控制;喷射时间和喷射压力精密控制。这三个控制系统是电装共轨的核心,所形成的基础是电装集团自诩超越世界同类产品的高水平加工精度和高节油效率。

  中国重汽发动机,完全破解了过去国内整车生产厂谋求产品技术提升而受制于发动机配套厂的“怪局”。仅2006年一年中国重汽用于自产发动机新技术研发应用、国际先进技术应用和工艺改进项目,较原斯太尔发动机二十年不变的技术状态有了革命性的质变。中国重汽将与广大客户共同分享这些新技术应用而带来的利益。

  车桥系统的全面改进

  2006年中国重汽认真研究分析了沃尔沃、奔驰、曼等等国际主流厂商自卸车车桥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发现都从冲压桥壳发展到了铸造桥壳。通过对针对国际主流厂商自卸车铸造桥的试验及分析,在吸取了各铸造桥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矿区超载严重、路况恶劣冲击大和重载陡坡起步工况等的特点,中国重汽研发成功了技术上与国际主流厂商自卸车铸造桥同步且适合我国特点的铸造桥。由于该桥采用了优化的结构设计,从结构上保证了强度和刚度,提高了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使桥在重载冲击的情况下桥壳的变形极小,从而保证了桥的运动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即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油耗,又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30%);由于桥壳的变形极小,使得各连接面及油封的安装面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解决了漏油问题。
2006年小批试推后使用情况良好,2007年将在自卸车、搅拌车产品全面推出,远高于铸钢桥。

  除自卸车、搅拌车全部改为铸造桥外,中国重汽车桥技术另一个重大进步是,完全解决了轮边减速中后桥的漏油及散热性差的问题,并有效提高了可靠性、改善了油耗的经济性。车桥技术改进主要项目为:

  (1)中后桥通气装置改进:改进后的通气装置解决了在恶劣环境下易造成通气不良,使桥内部压力升高导致渗漏油的故障。

  (2)差速器总成改进,分别在十字轴、行星轮上做了多项技术改进,可极大提高车桥的驱动能力。

  (3)轮边减速器配装改进,有效解决了轮边减速器漏油问题,同时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4)防止轴头螺母脱落改进:通过改进完全解决了轴头螺母容易松脱的事故隐患。

  HW12桥设计改进。主要改进部位是桥壳中段加长,总成法兰中心距加大,后桥气室改为竖起设计,相应调整臂总成、凸轮轴、半轴都做了调整和改进。这些技术改进使HW12桥通用性、可靠性更好。自卸车后桥气室因过低被碰撞坏的现象不会再出现。

  中国重汽对于用于公路运输(牵引车、货车)的斯太尔桥进行了新的速比改进,此项改进为中国重汽所独有。这种改进除了使桥的整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外,更体现整个传动系统更优化的速比配比、降低了整车使用油耗。

  电气系统优化改进

  接插件改进。全部采用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接插件新技术,实现了统一型号、统一配置,避免了不同厂家接插件间的不匹配,极大提高了可靠性,解决了因接插件间的接触不良导致的元器件损坏故障(2007年上半年实施)。

  管线优化改进

随着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重汽对各系列产品的全车管线经过优化设计全车管线布置达到了国际水平,线束外部护套全部采用国际流行的波纹管,管线布置有条不紊,提高了可靠性。

  新型电瓶箱应用

  新型电瓶箱完全满足了欧洲、美国最严格的法规,提高了强度、减轻了自重并且更加美观。

  里程表传感器的改进

  改进后的里程表传感器采用了国际卡车流行结构,电器接头为直插式,便于拆装;整个传感器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还具有排水功能,即使进水也可通过排水口迅速排出。这些改进可使传感器保持高灵敏度和使用可靠性。

  点烟器改进

  采用了同高档轿车同样结构的新型点烟器,具有过热保护装置和点烟塞缓冲装置,杜绝了烧保险和点烟塞插拔不灵活的问题,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与舒适。

  中央控制板的通用改进

  为便于质量管理、提高通用性,将金王子车型的电路中央控制板改为与斯太尔王车型一致,减少了用户购件的不便。

  其他共用部分主要改进与提升

  自卸车加强元宝梁

  经过反复现场实地调研,采集了众多用户的意见,中国重汽设计了新型加强元宝梁,大大提高了自卸车不同作业环境下的可靠性。

  加强型轮辋

  在原来轮辐加强基础上,带有HQ标记的自卸车轮辋,是中国重汽新推出的加强型车轮轮辋。新轮辋全部采用了新型材料,车轮全部采用了新结构,轮边手孔由五个改为十个,使车轮受力更均衡,散热性更好,极大强化了车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整车外观质量显著提升。首先是加强了驾驶室喷漆的亮度、附着力度和防腐能力;其次是为解决排气系统零部件高温脱漆的锈蚀问题,而对排气管、消声器等排气系统部件全部采用达克罗涂层工艺。这些改进使中国重汽产品外观质量明显提升,已达到国外重卡的先进水平。

  HOWO系列车型重点技术改进部分

  驾驶室前悬置改进。

  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越来越重要了,为进一步提高HOWO车型稳定性和可靠性,中国重汽重点对HOWO前悬置做了重大改进,其中

  ——采用了贯通式翻转轴,增强了驾驶室的连接强度和刚度。该翻转轴还具有横向稳定作用,从而使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感觉更加稳定、舒适和安全。

  ——前悬架改为弹簧—减震器一体化组合模式,上安装点与翻转轴同心,可有效的确保驾驶室翻转的方便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衬套做了较大改变,由原来的橡胶材料改为尼龙材料,提高了强度和耐磨性;结构形状做了新的设计,加厚了衬套边围,使之抗冲击、抗撞击和缓释下压力的能力更强。

  ——驾驶室装用空气弹簧减震器的车辆,经过国外专家的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车的平顺性已达到欧洲同类车型水平。

  工程车辆采用金属整体保险杠。把原塑料保险杠改为金属整体保险杠,有效提高了车辆对恶劣条件下的适应性和通过性,更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车下辅助起动/停机装置。该装置由专用电路线束和防水型按钮开关共同组合成高可靠性的车下辅助装置。方便用户车下操纵,该装置已配备在最新一批驻港部队HOWO军车上,并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倒车提醒装置。装有专用的左尾灯线束,连接安装在车架尾横梁上的倒车蜂鸣器,挂挡倒车时,蜂鸣器同时启动,使箱式、罐式车辆和半挂车辆倒车安全性大大提高。可方便用户同时也使用户又多了一种选择需求。

  立式排气系统设计。根据部分用户的要求和需要,改进了消声器的安装方式,设计了新型的立式消声器,可方便用户同时也使用户又多了一种选择需求。

  铝合金油箱改进。为适应高速公路的发展和长途运输的增加,HOWO系列车型所有350L铝合金油箱改为400LD型油箱,所有200L铝合金油箱一律改为300L方油箱。这种改进更加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三锁合一改进。

  把车门锁、起动开关锁和油箱锁统一合用一把钥匙,方便了驾驶员,提高了车辆通用化程度和使用效率。

  下视镜支架改进。安装结构由原来的两点连接改为四点连接,使支架更加稳定和牢固,可有效减轻车速较慢或路况复杂情况下的支架振动、松动,保证了驾驶员视野良好,增强了驾驶安全。

  手油门。HOWO车增加的手油门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减轻驾驶员疲劳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是国际通用、国内重型汽车首次采用的深受驾驶员欢迎的配置。

  新型进气加热系统。2007年中国重汽在所有四气门发动机车型和HOWO8车型上均可选装了电加热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冬季冷起动过程中出现的冒“白烟”现象,比火焰预热系统更加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