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杨春华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使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迎来了新局面。对于中非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堪称利好的信号。显然,山东企业不应该也不会忽视这一信号。近年来,在遥远的非洲,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山东企业的身影,山东对非洲的进出口、投资、承包工程等外经外贸业务呈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非洲将成为山东企业的淘金乐土。
海信、重汽活跃在非洲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一个与山东有关的新闻让人惊喜——海信已成为南非彩电第一品牌。
全球最权威的耐用消费品零售市场研究公司(GFK)最近公布的南非市场数据显示,目前海信彩电销量约占南非市场的15%,已成为当地销量第一品牌。在整个南非消费电子市场中,海信品牌约占市场10%,排名第四。
据海信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他们于1997年底在南非建立起了第一条生产线。1998年其产品正式进入南非商品销售的主渠道——大型连锁店。之后的近十年里,其产品在南非的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平均每年20%到30%的速度增长。如今,南非的各大连锁店里都有海信的产品。
2003年和2005年,在南非最大连锁店GDGroup的年度评选中,海信因售后服务第一和销量第一被评为年度最佳供应商。
据说,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机场路上,各大跨国公司的巨型广告牌林立,其中一块就是“海信”的广告牌。据悉,海信已在南非设立了30多块大型广告牌,其中20多块在约翰内斯堡,此外他们还在电视台集中做广告。不仅如此,海信南非公司曾多次联合大型连锁店赞助当地孤儿院,与南非著名的红十字儿童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此为主体掀起销售海信产品、赞助儿童医疗事业的活动,在南非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使得海信有效地融入了当地社会。
同时,其南非公司95%的员工来自当地,由于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企业所在地豪登省政府树为外国投资南非的典范企业。
与此同时,非洲一些国家的马路上正奔驰着济南生产的重型卡车。去年4月22日,中国重汽曾专门举行了810辆出口苏丹重型车的交接仪式。据了解,2004年重汽成立香港公司后,就将市场开拓对准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并通过这些网点辐射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单笔810辆重汽出口苏丹的订单,正是其拓展包括非洲市场在内的海外市场的成果。据介绍,当时中国重汽中标的是联合国援助苏丹运输项目。在国际重卡市场上,承接3个月短期大宗交货合同,有很大的困难和风险。为了确保这个项目投资的可靠性,苏丹的项目承担商对全球著名的重卡公司进行了多方考察、谈判,同时对中国重汽进行了长期的信息跟踪。竞标初期,有的国际大公司甚至已经将500辆份的产品运到了苏丹并给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但项目最终还是落户到了中国重汽手里。据悉,这是当时国内重型卡车单笔出口量最大的合同。
“尽管非洲市场做得还不是完全令我们满意,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重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今后他们肯定会在非洲市场上投以更多的精力,这几天其负责非洲市场的有关负责人正在苏丹。
海尔打出“差异竞争”牌
2000年,海尔正式开发非洲市场。该集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刚开发非洲市场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掌握当地化需求。“茫茫市场,只有掌握当地化市场的真正需求,用创新的方法研发出真正满足当地需求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找到在市场上取胜的指南针”。
海尔非洲市场中心经理张庆福在考察尼日利亚市场时,听到当地营销经理Tom抱怨道:“上周末,我特别想喝冰镇饮料,就到附近的商店买冰块,结果老板告诉我停电十几个小时了,冰块早变成水了!尼日利亚电网不严密,电压不稳定,停电是常有的事,什么时候在停电时间也能吃上冰块呢?”
Tom的抱怨让张庆福记在了心上,他发现,尼日利亚地处热带,又闷又热,人们就用冰块解渴解热。制冰的主要工具是冷柜,但由于停电频繁,除了大单位备有发电机外,大部分用户在停电时吃不上冰块,制冷后冰块的保存时间便成了最大需求点。
随后,张庆福把一款制冷后保温时间超长的冷柜调到当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很适合当地需求。Tom觉得不可思议:“停电居然也能吃上冰块?”于是,张庆福与Tom对这款冷柜提炼出了针对尼日利亚消费者的产品功能点——“停电保温100小时!”带着这个功能点的冷柜“重新”上市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拉各斯几乎所有市面上卖冰块的小商店全都换用了海尔冷柜,而且还带动了海尔其他产品的销量,进一步加深了海尔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成功地在2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海尔品牌全套产品营销网络,实现了“走出去”的战略;其中,在肯尼亚市场,海尔凭借差异化的产品优势成功进入全肯前三大连锁店,并成为三大连锁机构增长率最快的供应商,正在跨越“走进去”阶段;而在尼日利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则建立了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和电视机产品制造工厂,在尼日利亚市场冰箱、冷柜产品市场份额绝对第一,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市场,海尔产品拥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成为当地前三强之一,已经初步达到“走上去”阶段。
海尔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非洲市场是发展中的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但对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发展前景,他们认为总体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部分企业真正从非洲市场需求特点出发,大力推进当地化制造,建立品牌形象展示厅和专卖店,拓展销售网络,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从而树立了中国品牌产品的良好形象;忧的是还有一些企业目前仅仅停留在做贸易的水平上,没有长远发展战略,满足于短期利益,不注重品牌建设,单纯以低价取胜,将在中国市场上惯用的“价格战”打到了非洲市场,大大影响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形象。
越来越多鲁企现身非洲
如今,身影已在非洲出现的山东企业,已远不止海尔、海信、重汽。据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山东企业正把脚步迈向了遥远的非洲,山东对非的外经外贸业务呈快速上升之势。
据山东省外经贸厅外经处处长郑少平介绍,非洲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场。在承包工程方面,今年1至9月份,我省对非洲合同金额达4.28亿美元,营业额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70%,增速惊人。目前全省正在实施的千万美元大项目中,非洲就占了10个。如中铁十四局全程参与了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项目的谈判,并承担了3.7亿美元的建设工程;山东电力承建的尼日利亚帕帕兰多电站项目,合同额达1.74亿美元,是目前我省在非洲最大电站项目;威海国际公司承担了刚果(布)维修机场项目,总金额达1.5亿美元,同时还签订由刚果(布)政府担保、国家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的铁路维修项目协定,总投资2.44亿美元。此外,青岛建设集团、山东宏昌路桥、东方路桥、泰安建筑等企业在阿尔及利亚、苏丹、博茨瓦纳等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大量房屋、路桥等标志性建筑,赢得了所在国政府和业主良好评价。
在对外投资方面,省外经贸厅境外投资管理处陆怡副处长介绍说,山东企业对非洲的投资额目前占到了山东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15%左右,在各洲中排第二位,排第一位的是拥有地缘优势的亚洲。近年来,我省对外投资额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20%左右,其中对非洲的投资增长幅度属于比较大的。据了解,目前山东共有1221家山东企业在境外有投资,总投资为18.7亿美元左右,其中中方投资13.4亿美元。而在非洲投资的山东企业为121家,投资金额为2.5亿元美元。在非洲国家中投资较多的分别是几内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累计投资总额分别为5600万美元、3900万美元和3400万美元。
据陆怡介绍,在投资非洲的山东企业中,以民营企业居多。而令人意外的是,临沂的企业比较多,如其雅禾纺织、新光股份等多家企业已在非洲国家投资企业,雅美也曾斥资在埃塞俄比亚收购了一家纺织厂。令人遗憾的是,作为省会的济南,则鲜有企业投资非洲。从行业上看,多集中在资源开发、纺织等行业上。陆认为,由于非洲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很多国家的纺织、机电、轮胎、服装及其他很多日用品比较依赖进口,而这些行业正好是山东的强项,如在全国的轮胎出口中,山东就占据了1/3左右的份额。当出口达到一定的量时,就比较适合合作做加工贸易,在当地投资或合作设厂。
在出口方面,记者从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最新数据看到,今年9月份,山东对非洲出口2.19亿元美元,同比增长56.6%,增幅仅次于对南美洲的75.8%;1至9月份累计出口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增幅也是仅次于南美洲的76.3%,增长幅度要高出对其他洲的不少,两个增幅都远高于全省的17.4%和23.6%。济南的一组数据也表明,1至9月份,我市出口额为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而出口非洲为1.22亿美元,增幅达62.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