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中国商用车高峰论坛在济南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小虞到会并作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结构调整,加快商用车企业自主自强发展》主题演讲。中国重汽集团公司总经理蔡东等重点商用车企业老总、著名经济学家和业内资深专家参会,共同座谈讨论了商用车特别是专用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专用车企业向何处突围的问题。
商用车行业的五个焦点问题按照目前较普遍的观念,除轿车(乘用车)外,各类卡车、客车、专用车等均称为商用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商用车的生产和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市场呈现出供销两旺的好势头。尤其是山东省,商用车发展增速达到4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商用车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规模扩大、商用车品种增加的同时,许多弊端也暴露出来。特别是由于商用车产业结构失衡、国家治理超载超限、原材料持续涨价、企业盲目生产等原因,导致了商用车产业众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就是散、乱、差、低,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商用车行业目前存在五大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生产能力和产出比例严重不合理。在西方一些国家,专用车是主要的商用车型,一般占其商用车产量的80%以上,而在我国,专用汽车一般仅占20%左右,我国的专用车生产不仅数量小、比重低,而且过于分散。目前全国专用车生产企业700多家,年产量不到20万辆,平均每个企业只生产几百辆。其次,我国专用车生产品种太少。国外专用车品种在5000——6000种左右,而我国的700多家专用车厂家只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品种上的差距直接反映了市场竞争能力的差距,我国的企业还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第三,技术开发和研究水平低。我国的商用车生产仅有斯太尔等几个平台,基本上是搬来日、韩等国的驾驶室扣到拼装的底盘上就算造成车了。我国的专用车生产也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创新很少,缺少足够的技术储备,设计雷同现象普遍,产出的基本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普通型专用车,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第四,在生产工艺工装方面,我国企业缺少规模的技术改造,工人工艺水平较低,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制约了商用车的发展。第五,我国专用车生产技术进步的两大关键——专用底盘和专用装置的开发能力较弱。商用车行业面临着一个大的结构调整。有专家表示,就市场来说,专用车生产经营的模式也存在弊端,在生产计划的制订上,缺乏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对市场、社会需求发展变化了解不够,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在销售方式上,专用车的销售很大程度上依靠生产企业的单向推销和用户仅凭个人掌握的产品信息向厂方订做或购买。这都是一种单向行为,表明在汽车、专用车的销售方式傻瓜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很低。在对专用车生产经营的方式上,过去国内一直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目录管理,由于专用车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专门化的汽车产品,用户需求品种繁杂而批量很小,如果每一次车型的变化都要等上目录后才能生产,就是等于置市场于不顾,造成供需脱节。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去年以来,由于钢材的持续涨价,造成专用车行业特别是改装车的利润大大降低,钢材的涨价成为制约改装车行业发展的瓶颈。据了解,今年生产一辆改装车利润只有前几年的三分之一,这极大地挫伤了改装车企业的积极性。近一个时期以来油价的持续上涨,也对商用车的产销造成很大影响。国家治理超载力度加强,对于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无疑是个好的措施,但由于许多商用车用户感到不超载不挣钱,也影响了一部分人的购车积极性。国家交通行业管理的不规范和一些地方的乱收费、乱罚款也极大影响了我国商用车行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小虞在主题演讲中通过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分析指出,商用车企业通过比较,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光明的前景。我国商用车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商用车具有生产规模、品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一个理性化、规范化、多元化的汽车市场正在形成。但在整个商用车业平稳增长的同时,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大的结构调整。像过去那种供不应求的形势,以及企业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和服务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汽车行业总的发展趋势是产品技术含量要高、(为用户带来的)效益要好、资源消耗要低、环境污染要小。其中尤其是资源问题要特别重视,今后节能的意义将非常重要。商用车业应加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商用车企业应通过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市场资源重新配置,为商用车发展铺平道路。
影响市场的因素很多,但中国的商用车市场仍将是中国人、中国企业的市场 商用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体,在世界汽车行业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的商用车市场需求已超过西欧和美国的总和。面临新的增长需求,全球商用车厂商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纷纷扩大生产规模。从世界商用车发展趋势看,商用车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可靠,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售后服务日臻完善,商用车尤其是重型汽车的市场将面临美好的发展前景。虽然中国卡车市场面临着国外巨头纷纷介入,国内厂家竞争愈烈的局面,但中国的卡车市场在未来的一个较长时期内,仍然而且必定是中国人、中国卡车企业的市场。
中国重汽集团公司总经理蔡东演讲时,在对人口、社会、法律、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对商用车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后,谈了他对中国商用车前景的看法。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从商用车起步的,经过50年的发展,历经坎坷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商用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另外,商用车整车与零部件的关税差额不大,而且今后每年的降幅也较小,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他预言,我国商用车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集中到少数几家大而强的企业手中。介入商用车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现在不少人只看到眼前市场相对繁荣就盲目上项目,这些企业往往缺少技术、规模、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和支持,一旦失败将给企业、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蔡东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重汽集团公司最近推出并将于明年规模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我国重型汽车技术3-5年的HOWO7系列重型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