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东风零部件外部市场销售已占总销售额的36%
罗付雄鹰 周家智 张丽华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零部件事业部总经理欧阳洁2004年11月上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内的零部件企业走中性化道路不仅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然途径和整车企业业务核心化的必然产物。零部件企业的中性化,就是要把零部件企业从整车企业中分离出来,在供应链上不再隶属于某一个整车集团,而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独立经营、做强做大。并按照QCDS或QCDD(质量、成本、交付、服务或技术)的原则避开整车集团之间的采购壁垒和地方区域保护,同时为多家整车企业配套服务。例如,博世、西门子等就是中性化的零部件集团,德尔福、伟世通、电装分别是从通用、福特和丰田分离出来的中性化零部件集团。

  东风零部件经过几年的改革,正在逐步向中性化方向发展。改革四年来,东风零部件在外部市场开拓和经营发展上都得到很大提升,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4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90亿元;东风外部市场销售收入已占总销售的36%,这为东风零部件的中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东风零部件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向中性化发展的步伐。一是按照“东风零部件,服务天下车”的经营理念,破除依赖思想,依托而不依赖,走出东风内部市场,面向全国市场。二是通过国际合资合作和重组,逐步使东风零部件企业呈中性化发展。三是开拓好三个市场,即东风集团内部市场、国内整车市场及国际市场,使东风外部市场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销售收入的40%。四是借助国际合资合作的发展契机,加快体制和机制的再建,使东风零部件形成自己的商标与品牌,发挥其战略决策、资源协调和资本运作三大功能,迅速提高决策效率和适应市场、拓展市场和快速发展的能力。五是通过中性化发展,最终把东风零部件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如何实现东风零部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东风零部件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国内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当前,东风零部件与国内其他零部件企业一样在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着以下困难:一是由于多年来在“依托整车、固定配套产品”的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对零部件新的发展投入太少,造成零部件发展落后于整车发展的现状,使得零部件企业难以跟进当今整车的快速发展。二是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大举进入国内市场,使国内零部件企业在研发、产品、资金和政策上都难以与其抗衡,新的整车配套市场难以进入,传统市场也逐渐被侵蚀。三是国内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结构是以商用车产品为主,面对快速增长的轿车市场缺乏技术和发展的投入,产品结构转型遇到困难。四是装备落后、人员负担重、资源闲置和机制不适应,也是影响国内零部件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面对以上问题和困难,东风零部件实现可持续的战略是:一是打破常规的发展思路,选择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发挥东风零部件现代化大生产的“大集团”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按照“以产品经营支撑资本经营,以资本经营扩大产品经营”的资本运营方式,迅速扩张东风零部件的业务领域和经营规模;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与飞跃。二是充分利用东风零部件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等优势,面向东风集团和全社会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的发展战略,通过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充分利用东风集团的有效存量资产,获得社会的有效资源,实现资本的扩大和形成雄厚的资本实力。三是实施国际合资合作发展战略,以获得东风零部件在未来发展中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的支撑,迅速提升竞争能力和获取竞争优势,进入合作伙伴的配套体系和融入全球体系,扭转东风零部件发展落后于整车发展的被动局面。四是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从商用车产品向乘用车产品的延伸,逐步退出有所不为的产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有所为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五是实现“三步跳”战略,构建和形成3-5家综合实力和经营规模居国内行业一流水平的零部件系统核心单元。

  面对全球采购和国际跨国零部件公司抢占全球资源的新形势,东风零部件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就必须紧紧抓住东风、日产全面合资和零部件与国际零部件合资合作的战略机遇,借合作伙伴全球资源和平台,加速融入全球体系,取得了业务重组和国际合作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是以产品属性为纽带,以扩大市场为前提,以资本运营为手段,面向国内外整合优势资源。资源的整合必须以产品属性为纽带,向专业化发展;必须以占有或扩大市场份额为前提,不能盲目扩张;必须通过低成本的、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必须有利于产品架构的调整或增强自身实力。一年来,零部件事业部旗下的在沪上市公司东风科技公司与美国伟世通公司合资的东风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已于2003年9月份挂牌成立,东风伟世通十堰合资公司也在同月完成合同签署;东风车桥公司与DANA公司的全面合资项目获得进展;变速箱公司与德国ZF公司的全面合作项目于2003年10月份正式签署了意向书;东风与江森公司的座椅合资项目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及立项阶段;东风有色铸件(十堰)有限公司项目已完成资产评估现正在进行报批;东风散热器公司与德国贝洱公司合资的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2004年7月1日开始运营;东风粉末冶金厂与美国麦克达因公司合作协议今年在上海签署。国际合作使零部件事业部获得了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的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后援,进一步加快了东风零部件的发展步伐。通过与这些国际汽车零部件前10强企业的合资合作,东风有限零部件开始进入全球零部件生产链和采购链,一举改变过去东风零部件主要依赖内部销售的单一市场格局,外向度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二是根据整车对零部件企业的未来合作将更注重模块化的开发能力、资金承受能力、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力和长期战略合作的信任与共担风险的能力这一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了与重点整车和主机企业建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理念,建立以QCDD(质量、价格、交货期、研发)为基础,以“战略合作”为目标的新型合作方式,先后与数家整车与主机企业签订了这种战略合作协议。

  对东风零部件事业部而言,QCD既是一场管理的革新,也是全年工作的重点。从2004年3月份开始分层次举办了各类人员培训班,培训起到了导入理念、讲授方法,提高认识、明确目的作用,为企业QCD改善活动在零部件事业部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6月份,我们又召开了QCD改善工作会,找出了差距和不足。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零部件事业部QCD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车桥公司部件厂将QCD改善活动与TS16949质量体系贯标有机结合,使产品质量创历史最好成绩:废品损失较年初下降了0.09元/辆份,用户索赔降至0.02%,生产N系列轮毂、制动鼓项次合格率稳居96%以上;此外,在东传公司十堰分公司、变速箱公司、武汉冲压件公司等单位中通过开展5S和现场改善活动,现场管理水平均有了明显提升。活塞轴瓦公司深入开展降成本,通过成立核算中心,严格费用支出,提高产品质量,整合供应商,实施集中采购,上半年共消化成本1200万元。

  三是按照整车的质量标准,着力推进质量贯标工作。一年来,有14家子公司开始了TS16949贯标工作,其中6家子公司已通过第三方认证。

  国内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整车企业合资、兼并、联合重组步伐的加快,国内零部件产业面对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全球采购、同步研发理念的引进。

  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打破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整车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在零部件采购过程中不断寻求最佳资源,在全球采购理念的指导下,按照QCDS或QCDD(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付、Service服务或Design技术)的原则面向全球制定采购战略并实施采购,以求获取最新、最好的技术,同时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分散研发风险并得到最佳匹配,整车企业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加强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实施同步研发,密切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供求关系更加牢固、更加稳定。

  东风零部件在加快国际合资合作步伐的同时,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等,实现企业做强做大同时,要真正实现产品、技术的本土化就必须紧紧抓住研发能力的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这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力和能动作用,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向市场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发挥资本经营、资本运作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在合资合作中强调本土化研发中心的建立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目前东风零部件正在着力构建“四大平台”。即建立研发、营销、信息和人力资源四个平台。四个平台的建立,我想将会对东风零部件在研发与经营的信息管理与协同功能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对提高零部件整个板块的经营和研发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加快了融入全球的步伐,与国际经济的关联度日益提高。在中国汽车市场国际化和整车企业推行全球采购的背景下,东风零部件也提高了对国际市场的关注程度,注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东风零部件共有6家子公司有出口业务,产品主要包括车轮、水箱、滤清器、节温器、空压机、精铸件等产品,出口国家主要在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市场分布主要集中在国外的配件维修市场。2002年出口约1100万元,2003年约1900万元,2004年预计全年将接近4000万元的水平,将占东风零部件事业部总销售收入的0.5%左右,每年平均增幅达到100%左右。如我们所属的东风精密铸造公司,在2002年出口还是空白,2003年实现了160万元出口,今年预计出口将达到800万元。我们产品主要优势是人工成本较低,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产品质量相对过硬。

  现在,我们正着手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我们旗下的东风富士汤姆森公司刚刚在俄罗斯市场取得了突破。目前可能进入到国际市场的主要有两类产品: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铸件、粉冶件和活塞环等;二是材料密集型产品,比如车轮、钢板弹簧、油泵等。此外,随着东风零部件国际合作的展开,我们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也将通过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进入国际配套市场,比如车桥、变速箱、热系统零部件等。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力争进入到国际二级甚至一级配套体系中,进入到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50强。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