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卡车网首页>>>>网络资讯
中国国内汽车市场专用车仅占载货车保有量的21.2%
 

在国内汽车市场,目前专用车仅占载货车保有量的21.2%。但专用车市场的技术含量高、批量小、专业化强等特征使国内厂家望而却步或涉猎不深。在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专用车发展战略,以发展专用底盘和专用装置为突破口,重点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系列化的能适合高速公路使用条件的专用汽车底盘。发展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专用装置,国家重点扶植20--30家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适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半挂牵引车和专用半挂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施工工程车、机场专用车、油田专用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第一步:重组零散资本本,整合市场资源

2001年全国380家改装企业销售总量29.3万辆,平均每个专用车企业产销量不足1000辆,企业生产、销售成本高,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国内专用车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重型汽车制造商生产的基本型专用车,如大功率的牵引车,各类侧翻、后翻的自卸车等,这类模式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目前像陕汽集团等制造商的牵引车、自却车有着很大的销售市场份额;重型专用车公司购买制造商的底盘,经过加工上装专用装置生产的各类专用车,如油田、林业用的多种专用车等,这种生产模式特征是“小而全”,品种多、数量小、技术要求高。国内专用车企业要迅速适应市场竞争必须走“资本联合”的道路,整合市场资源,形成营销网络、产品技术等竞争优势,真正使企业达到“1+1〉2”的整合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形成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使企业产销量迅速增长,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从而形成“企业产销量↑--→边际成本↓--→产销量↑”--边际成本↓--→产销量↑--→边际成本↑--→产销量↑”的良性经营循环。

第二步:嫁接先进技术,市场跟随策略现阶段,国产重型车处于传统载货车向专用车的过渡期。

国内企业应迅速适应全球汽车工业平台战略、模块化开发以及零部件采购体系,取得与国外重型车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优势。国内制造商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一流技术,紧缩与国外品牌的技术差距,当前国内制造商的市场营销理念较为落后,市场行为基本上是停留在“生产型”的营销阶段,仅仅注重产品、服务的质量,缺乏市场需求的敏锐性、潮察力、生产规模及销售网络运作拓展力不足,没有建立起市场营销的权变机制.

当前,重型车专用公司发展的地域性明显,东部沿海地城的重用车公司经营机制灵活,基本上利用国外的重型车底盘,与国外品牌联合开发,改装成水泥搅拌车、市政工程车等,在国内专用车市场反应不错。

第三步:需求创造市场,竞争孕育发展

“需求创造市场,竞争孕育发展”,随着国内专用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重型专用车发展将会处于“准完全竞争态势”,国内产品与进口品牌的产品没有很大的技术差异。国外专用车制造商的竞争策略之一多采用“来华建厂”。以抵减双边贸易中关税或非关税保护措施带来的利润消耗。

策略之二,可能会利用国外品牌的合作,如品牌租借、技术转让势与国内制造商合作。











一汽解放卡车
二汽东风卡车
济南重汽卡车
重庆重汽卡车
陕西重汽卡车
西南五十铃卡车
春兰卡车
欧曼卡车
沃尔沃卡车
德国曼卡车
依维柯卡车
雷诺卡车
斯堪尼亚卡车
五十铃卡车
日野卡车
日产柴卡车
奔驰卡车
大宇卡车
达夫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