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罗斯定位系统想斗GPS
若该系统能重新投入使用世界各国都将受益
|
 |
|
|
东方锋
提起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人们总会想到美国的GPS,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将很快改变,继欧洲宣布建立独立于GPS的伽利略系统后,最近,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公开表示,俄罗斯计划于2006年全部恢复“格罗纳斯”(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并将为该系统配备新型高性能卫星。若该系统能重新投入运行,将会打破美国GPS系统独霸全球的垄断地位,世界各国都将受益。
两个系统各有千秋
GLONASS从原苏联时期开始研制,后由俄罗斯继续完善,它比GPS晚起步9年。1995年12月14日,俄罗斯成功地发射了一箭三星,至此,GLONASS系统的24颗在轨卫星全部到位。经过调试后,1996年1月,该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经济不景气,俄罗斯对航天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难以维持GLONASS的正常运行,只能无奈地听凭整套系统闲置在太空。
俄罗斯的GLONASS与美国的GPS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测量至少四颗卫星的相关数据来确定物体精确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不过二者差别也很大。比如,GLONASS的卫星分布在3条轨道上,较适合于在高纬度活动的用户,而GPS的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对在中低纬度活动的用户比较有利。此外,两种系统在发射频率、所用坐标系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不断提高精确度
对于卫星定位系统来说,精确度无疑是最重要的。为进一步提高GLONASS系统的精度,俄罗斯的科技人员采用了广域差分系统、区域差分系统和本地差分系统三种办法。广域差分系统将在地面设3到5个站,在各站半径1500--2000千米以内提供5--10米位置精度;区域差分系统可在离地500千米以内提供3--10米位置精度,可用于航空、地面、海上和铁路运输系统以及测量等;本地差分系统则主要用于科学、国防和精密定位。目前GLONASS可定位测量位于空中、水面和陆地的任何目标,确定其坐标,误差值不到1米。
前景不太乐观
这些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俄政府对GLONASS系统表示出很强的信心,试图把GLONASS系统推广到全世界。但这一系统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制约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GLONASS系统投入运行相对晚,且系统运行不十分可靠,没有优良的服务作后盾,就难以建立庞大的客户群;二是GLONASS的接收机只有极少数工厂研制生产,缺乏竞争导致产品品种少、可靠性差。GLONASS用户设备要进入普遍装备应用阶段,还必须加速发展用户设备产业,拓宽应用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