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卡车网首页>>>>网络资讯>>>>
上海汇众为中国自主开发重型车尽一份力
 

                     杨保众

  近日,记者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得到消息,明年1月份,这家以生产汽车底盘和零部件闻名的企业,将隆重推出汇众100型重型车。这款重型车引进了韩国双龙汽车技术,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世界水平。这款重型车的推出,必定会在火暴的重型车市场掀起波澜,竞争激烈的重型车市场又多了一家颇具竞争力的企业。以生产汽车底盘和零部件为主的企业,为什么进军重型车市场?他们又有什么优势在市场中搏杀?企业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12月16日,记者采访了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上海有个“商用车情结”

  上海是我国三大汽车工业基地之一,上汽集团旗下的桑塔纳、帕萨特、别克等虽然占据了国内轿车市场的很大份额,但商用车一直是上汽集团的弱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商用车的用途越来越广,商用车市场这块“蛋糕”也越来越诱人,发展商用车已经成为上汽集团战略目标之一。前不久,上汽集团出台了一个10年发展规划,到2007年,上汽集团将形成年产汽车100万辆的能力,其中商用车将生产20万辆。从这里可以看出上汽集团进军商用车市场的气魄和决心。这20万辆商用车中,重型车是重头戏,所以上海汇众发展重型车,是实现上海市政府和上汽集团商用车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

  市场需要上海出产重型车

  现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已经达到20000公里,稳居世界第二。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交通运输的大发展。上海是我国的航运中心,前不久,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突破800万标准箱。集装箱的陆路运输,需要大量性能优越的重型牵引车。我国重型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有一些已经不适合现代运输的要求了。而引进的原装重型车价格又太高,不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所以,开发生产性能优越、价格适中的重型车成了当务之急。上海汇众身处上海这个大市场,发展高性价比的重型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汽车制造企业,但近年来人们只知道它是上汽集团著名的汽车底盘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其实,上海汇众下设6家生产企业,拥有4家合资公司,固定资产近22亿元,有工程技术人员1500余人,去年年销售收入达33亿元,预计今年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它的下设企业中,重型汽车厂是重要的一员,上海汇众重型汽车厂技术底子很厚实,早在1969年,他们就生产出当时中国最早的重型车。后来虽然为了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制造汽车底盘和生产零部件,但他们一直坚持重型车的生产,始终坚守重型车这块阵地,企业旗下的“大通”牌15吨重型车在市场中有它的独特位置,今年可望实现产销500台的业绩。近年来,企业一直在寻找发展壮大重型车产业的契机,上汽集团10年规划中关于商用车发展的目标,正好与汇众发展重型车的目标相契合,于是公司利用韩国双龙技术和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了目前国内先进的重型车生产线,并将在明年1月份推出汇众100型重型车。

  借助外脑提升重型车档次

  汇众人何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国内领先的重型车生产线,并很快推出新的重型车?汇众人看问题有自己的角度和高度,现在国内重型车产业很难形成自我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国内几个重要的重型车制造企业,大多走的是靠低价位抢占市场的路子,一些低端产品充斥市场,这样久而久之,必将被市场所淘汰。上海汇众参与承担中国重型车更新换代的重任。在保证提高重型车性能的同时,尽量做到价格合理,用最大的努力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汇众公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1年多以前,汇众注意到韩国双龙公司已经对重型车进行了调整,其生产线只生产了少量的车辆,这条生产线还处于极佳的状态。汇众公司还注意到,双龙公司是一家非常注重产品开发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大多为高端产品,他们的双龙重型车是引进德国奔驰技术生产的,处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领先水平。于是双方进行了认真的谈判,经过反复谈判,上海汇众以其特有的精明,只用了新生产线8%的价格,就引进了这条目前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重型车生产线。记者在汇众车间里看到,这条已经调试一新的生产线,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汇众人不仅用最低的价格抱回了一个“大金娃娃”,而且与双龙公司达成协议,把双龙公司重型车重要的研发人员引进到汇众公司来,共同开发新型重型车。这也就是说汇众公司将双龙公司重型车的大脑“借”了过来,为他们提升重型车的档次做好了技术准备。

  汇众的技术路线

  我国重型车企业与国外公司合资很少有成功的案例,靠外国公司搞开发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中国的重型车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搞来搞去就只有COPY生产了,人家很难将先进的技术传授给我们。汇众这次则不同,在引进生产线的同时,他们与韩国双龙公司达成协议,上海汇众出钱,把韩国关键的技术人员聘过来,聘过来的人员不但要技术好,英语还要过硬,以方便在技术开发时与中方人员进行技术交流。这样,就在汇众公司搭起了一个平台,组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技术团队,不仅开发先进的重型车技术,还开发完备的技术生产流程。也就是说他们不搞COPY生产,上海汇众搞技术开发,坚持以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性能开发为主导,在形成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开发方面走出了一条颇有新意的路子。

  现在,汇众公司已经组成了一个近百人的开发中心,除了本企业和韩国双龙的技术人才外,还聘请了国内整车企业的技术人才加盟。对于汇众公司重型车的未来,孙鸿广副总经理特意谈了汇众公司的“四个一”,既构造一个整车平台,建设一个营销网络,创立一套开发体系,锻炼一支技术队伍。到2010年,汇众有信心成为上海汽车工业的商用车基地,为实现上汽集团提出的年生产20万辆商用车的目标,做出汇众人最大的贡献,同时为中国自主开发重型车尽一份力。


一汽解放卡车
二汽东风卡车
济南重汽卡车
重庆重汽卡车
陕西重汽卡车
西南五十铃卡车
春兰卡车
欧曼卡车
沃尔沃卡车
德国曼卡车
依维柯卡车
雷诺卡车
斯堪尼亚卡车
五十铃卡车
日野卡车
日产柴卡车
奔驰卡车
大宇卡车
达夫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