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阶段限值国Ⅲ正式实施。自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不再销售国Ⅱ标准的汽车。业内人士指出,重卡在国Ⅲ标准实施后普遍涨价已成定局。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换装国Ⅲ标准发动机等将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各品牌卡车可能会涨价2-4万元不等。
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只规定7月1日后禁止销售国Ⅱ标准的卡车,而此前售出的卡车仍可正常使用,近日有相关人士指出,随着7月1日的不断临近,很多经销商企业都在忙于给库存国Ⅱ排放车型上户,甚至出现在没有车的情况下,只拿合格证就进行上户,囤积国Ⅱ车辆,为下半年的“粮草”寻求“其他出路”。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经销商的困境
众所周知,由于国Ⅲ排放标准长时间以来的“未雨绸缪”,2008年中国卡车行业的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状态。2008年上半年,提前购买行为虽然将2007年的高增长状态延续下来,却也将下半年的市场潜力消耗殆尽。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准备,国内卡车生产企业的产品顺利过渡到“国Ⅲ”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而位处市场第一线的经销商们,其“处境”显然要艰难得多。
某知名卡车品牌辽宁经理部总经理告诉记者:经销商担负着引导用户、帮助用户的责任。从市场角度来看,国Ⅱ标准到国Ⅲ标准,最关键之处不仅仅在于涨价,发动机问题及油品滞后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售后服务也很要命。一款新产品的问世必然需要过程,只有通过市场的验证才能不断进行改进以趋完美;和排放标准对比,国内油品滞后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国Ⅲ产品全面面市之后,必然会有一个低谷,加之奥运会开幕在即,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临近尾声,市场萎缩不容置疑。反之,经销商每天均有大量的开支,其成本不会减少,要维持生存,“想一些办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囤,还是不囤?
虽然国家环保总局早在2007年12月28日出台的《关于柴油汽车实施国Ⅲ排放标准意见的复函》中,规定各相关汽车集团公司应立即冻结所属汽车经销商只符合国Ⅱ标准的库存车数量,并在2008年1月5日前书面报送,经核准后,库存车可销售至2008年6月30日。但不容置疑的事实是,除非特例,任何一家企业也不会让这个“报送数据”与实际相符,适当拔高既是瓜分市场的必要准备之一,也是“游戏规则”所默许的行为。
光大证券在年初的一份报告中就曾分析道,一方面企业会拼命利用这个时间空档加大生产国Ⅱ排放的汽车,来满足提前购买的需求;同时,企业又必须开始生产国Ⅲ排放的汽车,以备充实销售渠道和抢占市场......我们有理由担心国Ⅱ排放的卡车超常规生产会导致其产量远大于销量,从而导致国Ⅱ排放卡车的库存增加,整个市场的销售竞争加剧,价格压力加大。而且我们还需要关心国Ⅲ排放卡车对国Ⅱ排放卡车的替代性需求,我们认为国Ⅲ排放卡车的需求将会比较少,整个市场真正启动要等到09年。
另一方面,对于经销商来说,有国Ⅱ库存的急于清空库存,没国Ⅱ库存的想要囤积一些,试图在7月1日以后维持发展甚至是增加利润。那么,到底是“囤”,还是不“囤”?
记者就此问题致电山东某经销商企业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市面上出现的所谓“囤积”,仅仅是一种小范围的行为,绝大多数经销商的普遍做法,还是先想办法清空国Ⅱ库存车辆。原因有四:第一,先卖和后卖,利润相差不会太大。第二,由于排放标准即将实施,政府在车辆管理尤其是上牌方面非常严格,有的甚至需要将车辆去向进行备案,并无太大的空子可钻。第三,“囤积”行为不仅仅要承担道德风险,其本身也属于一种违法操作,被举报的后果非常严重。第四,一定数量的牌照,光正常的费用就不少,再加上“其他”开支,会占用大量的资金。车辆并不是快速消费品,在一定时间内卖不出去,对于企业的打击非常致命。一般的经销商,谁也不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下半年的生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进口品牌影响较小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即将施行的国Ⅲ排放标准,深深影响到到国内卡车行业的方方面面,对进口品牌的触动却不是很大。
上海丰沃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任翔说道,目前国内的进口产品,像雷诺、沃尔沃等品牌,基本上都满足了欧三排放标准。国Ⅲ标准的实施,对它们构不成任何门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具有积极意义,进口品牌的经销商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比如开展一些促销活动,把服务实实在在的做好等。
而另一家斯堪尼亚经销商也表示,选用进口高端品牌卡车的用户,一般在价格方面都不会特别苛刻。因此,相比起国内卡车一旦价格上稍有浮动,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形,进口品牌经销商在国Ⅲ实施以后,处境可能会好一些。
另有消息称,许多生产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努力寻找帮助自有品牌经销商的有效途径,除不断加强自身产品竞争力以外,也在运作、营销上面提供支持,希望能藉此产生实际的市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