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现在时间是:
 
综合新闻 | 行业研究 | 企业研究 | 数据参考 | 注册经销 | 精品卡车 | 二手卡车 | 用户之声 | 配套产业 | 环卫车辆 | 建筑车辆 |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 专汽研究 | 专汽链接 | 政策法规 | 公路物流 | 超限运输 | 卡车制造 | 配套企业 | 物流场站 | 卡车论坛 | 会展报道 |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中国重汽:创新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杨忠阳

  编者按:从濒临破产到跃居世界重卡行业前5强,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盈利,三年大发展”的目标,被誉为“全球同行业增长最快、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之一。中国重汽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值得借鉴。

  总部位于山东济南的中国重汽集团公司是一家令人关注的国有企业。

  之所以令人关注,不仅因为这里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辆黄河牌JN150型8吨重型卡车,被誉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还因为这艘“航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曾经严重不适,险些成为汽车行业的“泰坦尼克”号;更因为经过重组的中国重汽集团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盈利,三年大发展”的目标,一举跃居世界重卡行业前5强,被誉为“全球同行业增长最快、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之一。

  从濒临破产到重铸辉煌,中国重汽集团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重组、创新发展之路?

  选择自主创新之路

  如果不是经历濒临破产的困境,也许中国重汽集团不会走上今天的自主创新之路。建于1958年的中国重汽,曾经集中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型汽车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厂之精华,下属企业遍及14个省区市,整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1999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138.49%,累计亏损83亿元,10多万员工长达13个月领不到工资。

  2000年国务院决定对这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川汽、陕汽重回地方,55家企业下放山东,重组为新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的马纯济“受命于危难之际”,兼任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分析企业经营为何如此困难时,马纯济发现:重汽从建厂到重组前没有一项国家专利;引进斯太尔技术17年,没有开发出一款新车。“我们在与国际重卡巨头沃尔沃合资谈判时,对方却拿出了一张一米多长的知识产权清单。”

  没有专利,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意味着只能成为别人的“制造工厂”。没有自己开发的新车,就没有自主汽车品牌,意味着“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特别是随着原重汽的一分为三,斯太尔技术和品牌由三家共享,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竞争日益加剧,中国重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

  痛定思痛,中国重汽集团将核心技术的提升及新产品开发放到公司新的战略高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以“技术、机制、管理和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企业“四轮驱动”创新工程,推动中国重汽走出困境,走向新生。到今年9月,重组后的中国重汽已有20多万辆重型卡车下线,产销量位居国内第一、世界重卡行业前5强。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年以后,马纯济感慨道,“重汽的自主创新之路完全是当时的窘况逼出来的!”

  “学生”何以变为“老师”

  在经过上百年发展而成熟起来的现代汽车业面前,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处在做学生阶段,中国重汽也不例外。

  “是学生就要承认差距,善于学习,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盲目自大。”根据当时的实际,马纯济提出:中国重汽要加紧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在广泛吸纳消化世界重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走自主研发之路,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3年6月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重汽与世界第二大重卡制造商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签署合资协议。这是我国正式批准的第一份重型汽车中外合资协议。根据合同约定,双方合资期为30年,总投资额16亿元,共同组建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

  “我们引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请了一个世界级的老师。”谈起合资的目的,马纯济如是说。

  与沃尔沃合资协议签订一年后,中国重汽经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OWO系列重型卡车,中国重汽总裁蔡东满脸喜气地驾驶着第一辆HOWO重型汽车下了生产线。“该车博采世界重卡之长,大量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仅企业自己的专利技术就运用了100多项,多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HOWO凭借一流的品质、稳定的质量和卓越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了市场。

  HOWO的横空出世,引起了业内的好奇。2004年11月23日,欧洲一家世界知名卡车公司的高管们慕名来到中国重汽集团,看到新开发的HOWO重型汽车后感叹道,“没想到中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造出如此高水平的重型汽车!”

  参观结束,客人硬和马纯济挤进一辆轿车,一再追问秘诀是什么?马纯济笑着说,“您真想知道的话,我告诉您,就4个字:自主创新。”

  正是通过自主创新,中国重汽找回了当年的自信,积蓄了今天发展的动力。中国重汽技术中心主任刘伟介绍说,“我们先后培育了飞龙、黄河王子、斯太尔王、HOWO等九大系列产品,现在我们的车型已从原来的78个发展到2700多个,成为国内驱动形式和吨位覆盖最全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

  让“中国重汽”跑遍世界

  尝到甜头的重汽人并没有沾沾自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企业同样如此。东山再起的中国重汽,有着更高的梦想和追求,这就是:不断提高“中国重汽”品牌美誉度,让“中国重汽”跑遍全世界。

  市场情况千差万别,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单个品种包打天下早已成为历史,仅仅追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并不一定得到用户认可,只有满足用户需求、符合市场要求的才是好产品。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路,中国重汽集团在产品的自主创新方面,提出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领先竞争对手一步的“市场差异化”与“区域差异化”理念,使产品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设计一代”的格局,时刻保持领先市场、领导市场潮流。

  “经过多年的技术跟踪和超越,我国重型汽车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不低。”马纯济认为,现在我们的自主品牌和国外品牌最大的差距是品牌美誉度。

  那么,中国重汽集团是如何提高品牌美誉度呢?“我们把售后服务作为集团创新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亲人服务’。所谓‘亲人服务’,就是以亲情、主动、及时、有效、终身为服务内涵,以‘车在用户手中,更在亲人心中’为服务理念,将浓浓的亲情融入到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全过程。”马纯济介绍说,为把“亲人服务”落到实处,集团公司制定了10项服务承诺,编写了亲人服务手册,规定了严格细致的服务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中国重汽西安销售公司格尔木经营部突然接到求援电话,一辆斯太尔汽车在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出现故障。唐古拉山口海拔5300多米,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这样的环境中,时间稍久,司机就有生命危险。情况紧急,服务站人员带齐备件马上出发。在长达22小时的跋涉后两名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作业,车终于在一阵轰鸣中启动了。看着眼前两个一身积雪、满脸灰青、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服务人员,司机感动不已。

  “打响中国牌,唱响重汽歌,当好重汽人,造好重汽车”,这是今天重汽人实实在在的追求。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突出重围的重汽人充满激情与自信。


 
责任编辑:Borkey